[发明专利]一种除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3507.6 | 申请日: | 2009-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7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孙付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付江 |
主分类号: | B01D47/00 | 分类号: | B01D4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 扬 |
地址: | 210044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尘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合用于电厂、冶金、化工、矿山、码头和货场等的涡轮旋转分流虹吸混合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对环保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在一些污染较重的场所,如发电企业、钢铁企业及石油化工企业的输送带上在向煤、矿等料仓内卸料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不但严重污染环境,而且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在现有技术中,雾化真空脉冲除尘装置是一种典型的除尘装置,它的缺点是:在除尘雾化室的上部仅有一只除尘雾化喷水口,除尘面积少,粉尘与水雾结合效果差,经过处理后除尘率仅为85%,仍有部分粉尘随
空气排出,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要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尘装置,用于电厂、冶金、化工、矿山、码头和货场等地方,以能起到降低空气中粉尘浓度、净化空气、改善工作环境作用。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除尘装置,包括包括混合除尘室、风机和供水系统,混合除尘室与风机通过风道管线相连接;所述的混合除尘室为中空的柱体结构,在柱体结构的下端设置有涡轮旋分流室,柱体结构的上端略向中间收缩并封闭;在所述的混合除尘室的外侧设置有除尘主桶体,在除尘主桶体的下端设置有内吸尘道管,所述的内吸尘道管向除尘主桶体内部延伸至混合除尘室内,在除尘主桶体的上端设置有聚风盖,该聚风盖中间设有通口,与风道管线相连接形成通路;所述的聚风盖、除尘主桶体、内吸尘道管和混合除尘室依次连接后共同形成一个腔体,在该腔体内设有用于除尘的水。
所述的涡轮旋分流室内设有涡轮叶片,套装在内吸尘道管上,并与混合除尘室的下端部相接触,在与涡轮叶片相接触的混合除尘室的侧边上设置有气体出口,所述的气体出口用用于除尘的水覆盖。
在所述的除尘主桶体的底部内侧边上设有水位回流槽,水位回流槽沿轴向向内延伸,延伸的长度高出气体出口。在所述的水位回流槽上端的除尘主桶体的内侧边上设有挡水筛网,挡水筛网为圆环形状,在圆环筛网体上均匀设有若干筛网段。在所述的混合除尘室的外侧边上设有混合室挡水网筛,混合室挡水网筛设置在挡水筛网的上部。
所述的供水系统包括高压净化水箱、自动控制净化水箱、溢水排水阀、升压水泵和连接在它们之间的管路;高压净化水箱设置在除尘主桶体的侧边,通过升压水泵与自动控制净化水箱相连,升压水泵和自动控制净化水箱均固定在除尘主桶体上。溢水排水阀通过溢水管与除尘主桶体的侧边相连,用于调节除尘主桶体内部的水位。在所述的高压净化水箱的底部连接有增压管路,在增压管路上设置有高压喷头,该高压喷头设置在腔体底部内侧。
在所述的用于除尘的水的液面高于气体出口的上口边缘,略微高出一些即可。
为方便供水,确保除尘装置能正常工作,该装置可自备供水系统,也可以从其它水源处取水,可以使用江河湖泊的水。
当风机运行时,灰尘从内吸尘室道管进入混合除尘室内,经涡轮旋分流室折回,在涡轮叶片的加速下,混合除尘室内的水首先被加速雾化,同时与进入的灰尘混合,这时会有绝大部分灰尘被沉降下,剩余的雾化灰尘随着水雾一起依次经过挡水网筛和混合室挡水网筛,随着水雾一起被沉降下来,从而达到较好的除尘效果。净化后的空气在风机的作用下,通过两道挡水网筛将空气中的水份充分过滤除净后排至大气中。
本除尘装置采用涡轮叶片的旋道,利用风机工作时产生的负压将水和含尘气体吸入混合室。含尘气体与水在混合室充分混合,灰尘落入水流中进行混合后形成污水,污水通过溢流管排至污水池中,或者通过装置将此污水喷洒至所输送的物料上,再次起到降尘的作用。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除尘装置是一种高效环保除尘装置,除尘效率能达到99.8%,用电不到普通除尘装置的1/3,节能不低于15%,用水也只有普通除尘装置的1/16,可直接使用江水或河水,运行可靠,可以实现全自动控制,大大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尤其适合用于电厂、冶金、化工、矿山、码头和货场等场所,能降低空气中粉尘浓度、净化空气、改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涡轮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除尘装置的供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水位回流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挡水筛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混合室挡水网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付江,未经孙付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35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