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纺织品用水性喷墨印花颜料墨水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34352.8 | 申请日: | 2009-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9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陆建辉;王玉丰;胥正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格美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10 | 分类号: | C09D11/10;D06P5/30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葛 雷 |
地址: | 226009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织品 水性 喷墨 印花 颜料 墨水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墨水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数字喷墨印花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纺织印花技术,通过计算机控制喷印系统,将墨水直接喷射到棉、麻、丝、化纤等织物表面,从而印出各种图案和花纹。与传统印花技术相比,数字喷射印花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高、能耗低、污染小、可任意批量生产等五大特点。
喷墨印花墨水是数字喷墨印花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与其他印花方式一样,喷墨印花墨水是数字喷墨印花生产的主要消耗性材料。目前喷墨印花墨水的开发已经成为喷墨印花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成为纺织用精细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喷墨印花墨水一般由色素、水、有机溶剂和添加剂(如保湿剂、分散剂、pH调节剂、杀菌剂)等组成,与纸张用喷墨打印墨水相比,织物用喷墨打印墨水除了对色素纯度、不溶性固体颗粒粒径以及墨水的粘度、表面张力、电导率、稳定性、pH值和起泡性等有具体要求之外,还要求墨水喷射到织物上形成图案后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耐摩擦等色牢度,并且不能影响印花织物的手感。
纺织品数字喷墨印花墨水按照配制墨水所用的溶剂可以分为水性墨水和溶剂型墨水,前者简称为墨水,后者常称为油墨。从发展的趋势看,喷墨印花墨水几乎都是水性的,这不仅符合环保要求,也符合纺织品印花的基本要求。按照使用的色素分类,喷墨印花墨水可以分为染料墨水和颜料墨水。染料墨水是将纯化后的染料溶解或分散在水中,并添加相应的溶剂、防腐剂等助剂配制而成的。颜料墨水是先需要将颜料研磨成粒径在50~200nm范围内的微小颗粒,并稳定地分散在相应的水性体系中;其次,要对颜料进行改性或在墨水中添加颜料固色剂,使之能够在喷墨印花以后固着在纤维上,使印花图案获得足够的耐水性和耐摩擦等色牢度。颜料对任何纤维都没有亲和力,也就是说颜料自身不能上染、固着在任何普通纤维上。颜料在纺织品印花和染色中的应用主要是靠粘合剂使其固着在纤维上。与染料不同,颜料对纤维没有选择性,借助粘合剂颜料可以上染任何一种纤维。由于颜料的上述特点,与染料墨水相比,颜料墨水具有以下优点:1、对不同纤维具有通用性。不同的纤维需要使用不同的染料墨水,而颜料墨水适用于各种纤维织物。2、应用工艺简单。颜料墨水应用于织物喷墨印花不需要复杂的前处理和后处理工艺,直接对织物进行喷墨印花,然后仅需要简单的烘焙即可。3、无污水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喷墨印花后经过固色,颜料在纤维上不会产生浮色,因此,不需要像染料墨水那样进行水洗以去除浮色。4、耐光牢度好。颜料墨水喷射到织物上以后,是以微小粒子的状态存在于纤维上的,因此不容易被光照后分散,即使颗粒外层的分子被光分解了,内层一样会保持颜色。而染料墨水则不同,墨水喷射到纤维上以后,它们以分子状态或比较松散的聚集体存在的,所以容易被光照分解。与染料墨水相比,颜料墨水是靠微小的颜料粒子在纤维表面显示颜色的。因此,颜料墨水的色彩表现力较染料墨水差,而且颜料墨水的耐摩擦牢度和印花后织物的手感也比较差。这是颜料墨水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性能好的纺织品用水性喷墨印花颜料墨水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纺织品用水性喷墨印花颜料墨水,其特征是:主要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水性微胶囊颜料色浆 10~60%
润湿剂 5~25%
防腐剂 0.1~1%
去离子水 30~80%;
所述水性微胶囊颜料色浆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颜料 1~50%
高分子分散剂 1~20%
水性有机溶剂 5~30%
表面活性剂 0.5~5%
去离子水 20~80%;
所述高分子分散剂是苯乙烯、丙烯酸丁酯、顺丁烯二酸的三元共聚物,平均分子量在2000~20000之间。
颜料为下列品种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格美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格美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43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混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婴儿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