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角膜地形图引导下的上皮刀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34731.7 | 申请日: | 200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0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发明(设计)人: | 褚仁远;张宝华;卢先领;周行涛;骆银河;戴锦辉;周浩;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康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任益 |
地址: | 2140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膜 地形图 引导 上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眼科屈光激光手术的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角膜地形图引导下的上皮刀。
背景技术:
近20年来眼科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经历了从PRK、LASIK到LASEK、Epi-LASIK的飞速发展阶段。手术方法的改进始终围绕着提高预测性,同时减少并发症这一核心。LASIK以其更符合角膜的解剖生理特点,Haze发生率少,回退较轻等优点,已有广泛应用,但是角膜基质层间的粘连,由于是十字状层面排列抗冲击性弱,在外力作用下易发生裂开、错位,在临床上曾经发生一位LASIK术后十年的军人,训练时不慎眼部被撞击,原角膜层间伤口裂开,角膜瓣错位。因此Epi-LASIK是今后LASIK的发展方向,因为它的瓣厚度仅为50-70um,在保留角膜基质床厚度在300um以上情况下,能用准分子激光切削更多的角膜组织,从而能够矫正更高的近视度数,其次角膜上皮瓣厚度相对均匀,因而激光后能更好保持角膜原有的非球面曲度,使术后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还有准分子激光手术后,上皮瓣直接和角膜基质组织粘连角膜强度更高,抗冲击性更强。所以Epi-LASIK是今后准分子激光矫正屈光手术的方向。
要做好上皮瓣就要做成活的上皮瓣,使上皮基底膜较完整保留在上皮上,这样上皮瓣是活性的,不仅使手术恢复快而且很少出现Haze,而要做成活的上皮瓣就要使上皮刀的上皮分离能力恒定,也就是我公司在获得200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近视眼手术微型角膜刀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应用》中创建的上皮分离能力公式M=N·V1/F·V2,M(代表分离上皮的分离能力)要恒定,由于眼球表面是一个高低不平的类似我们地球的表面,分离片在分离过程中要把不论是“高山”还是“洼地”都要压在一个平面上前进,这样作用在分离片上的正压力N就随“高山”增加随“洼地”减小,要使M值恒定就要及时来调正分离片的直线线速度V1和分离片前进中心点旋转线速度V2,这就是为什么要在角膜地形图引导下来分离上皮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角膜地形图引导下带安全装置分离角膜上皮的自动上皮刀,也就是角膜地形图引导下的Epi-LASIK。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角膜地形图引导下的上皮刀,包括控制箱、刀头、分离片、双电机组件、吸环、水气分离器、脚踏开关,所述控制箱设置有地形图输入接口,控制箱内设置有微处理器,控制箱表面设置有彩色显示器,所述彩色显示器显示模拟的角膜地形图。
所述微处理器包括通道扫描处理器、图形微处理器、分离能力稳定微处理器。
所述地形图输入接口分别与控制箱内的通道扫描处理器和图形微处理器连接,通道扫描处理器分别和分离能力稳定微处理器以及图形微处理器连接,图形微处理器连接彩色显示器,分离能力稳定微处理器还与控制箱内设置的真空泵和采样传感器依次连接,分离能力稳定微处理器上还分别连接双电机组件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连接分离器和分离片,分离能力稳定微处理器上还连接控制开关。
所述分离片靠近刃口处的侧壁上设置阻条,所述阻条与分离片刃口之间的距离为60μm~120μm。
位于阻条远离刃口一侧的分离片上开设一条弧形封闭槽,弧形封闭槽的宽度为0.25mm~0.5mm。
有益效果:本发明增加地形图输入接口接口和微处理器,处理通过U盘输入的角膜地形图;对角膜地形图6mm宽的通道扫描,记录通道上分离片在角膜上皮间正压力N的变化;根据M=N·V1/F·V2公式编程,通道随分离片在角膜上皮间正压力N变化的分离片的直线线速度V1、分离片(器)前进中心点旋转线速度V2变化。
根据软件编程给分离能力稳定微处理器实施控制电机脉冲的宽窄来控制分离片的直线线速度V1、分离片(器)前进中心点旋转线速度V2速度。
本发明的分离片开槽后使分离片具有柔性特性,使在分离上皮瓣时同样遵循数学模型M=N·V1/F·V2,上式中:
M:代表分离上皮的分离能力:要求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恒值;
N:代表分离片在角膜上皮间正压力 单位:牛顿;
F:分离片钝度(锋利度) 单位:牛顿;
V1:分离片的直线线速度 单位:m/Sec;
V2:分离片(器)前进中心点旋转线速度 单位:m/Se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康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康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47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催化剂材料的方法
- 下一篇:大有效面积光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