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转化系统用喷嘴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35584.5 | 申请日: | 200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6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臧志成;赵闯;陆建丁;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凯龙汽车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4 | 分类号: | F01N3/24;F01N3/2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74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惠山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机 选择性 催化 转化 系统 喷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嘴,尤其是一种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转化系统(SCR)用于喷射尿素和压缩空气混合气液的喷嘴。
背景技术
目前,机动车的迅猛发展伴随产生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呈现出区域复合型特点。许多大城市的大气污染已经由煤烟型污染转向煤烟和机动车复合型污染,少数特大城市已经明显表现出光化学烟雾型(即机动车尾气型)大气污染。因此,柴油车尾气排放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及其重要并且迫在眉睫。
从商用车的发展来看,柴油机是其主要动力。一般采用增压技术柴油车可满足第I阶段的排放要求,第II阶段采用了增压中冷,第III阶段引入了电控燃油喷射技术,第IV阶段需要在上述技术基础上对排气进行后处理。
在第IV阶段排放控制的排气后处理系统主要有两个技术路线:(1)通过优化发动机(机内净化技术、优化喷油与优化燃烧等)降低PM排放+SCR选择催化还原反应降低NOx排放。(2)采用EGR废气在循环技术降低NOx排放+采用微粒捕捉器降低PM排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转化系统用喷嘴,以便用于喷射尿素和压缩空气混合气液。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转化系统用喷嘴,包括插接在输液管一端部的喷头,喷头上开设有喷孔,在输液管中段外套接有隔热体,在隔热体外套接有隔热管,在隔热管外套接有安装座,在安装座外壁面具有外螺纹,在安装座外还设有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具有内螺纹,安装座螺接在紧固螺母内,在隔热体的顶端部设有定位盘,所述定位盘套接在输液管外,定位盘上安装有定位销,定位销沿着定位盘的径向设置,且定位销的外端部从定位盘外壁上凸起,在紧固螺母的顶端部设有与其一体连接的限位盘,所述限位盘搭接在定位盘的顶端面。
所述喷孔的轴线与喷头的轴线呈垂直设置。
在输液管另一端部插接有连接尾管,连接尾管的底端部具有输液管插座,所述输液管插座的外径大于输液管的外径,输液管插座的内径小于输液管的外径,输液管插座的内径大于输液管的内径。在连接尾管的中段外壁设有尾管凸环。所述限位盘中部具有通孔,输液管从该通孔内向上伸出。
在定位盘的顶端部一体连接有向上凸起的定位盘顶凸环,所述定位盘顶凸环从通孔内向上伸出。所述安装座外壁面中段开设有安装座退刀槽,在安装座内壁面顶端设有安装座内凸环。所述隔热管的上段呈直管状,隔热管的下段呈锥管状,在隔热管的顶端外壁具有环状的凹陷体,在隔热管顶端部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套接在隔热管顶端外壁的凹陷体上。隔热体的上段呈直管状,隔热管的下段呈锥管状。
本发明具有很好的雾化效果,隔热体的设计可以使尿素免于结晶堵塞管路,安装十分简单,维修方面,体积小,非常使得在排气管上进行安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该SCR喷嘴,包括插接在输液管3一端部的喷头2,喷头2上开设有喷孔2a,在输液管3中段外套接有隔热体9,在隔热体9外套接有隔热管4,在隔热管4外套接有安装座7,在安装座7外壁面具有外螺纹,在安装座7外还设有紧固螺母8,所述紧固螺母8具有内螺纹,安装座7螺接在紧固螺母8内,在隔热体9的顶端部设有定位盘5,所述定位盘5套接在输液管3外,定位盘5上安装有定位销6,定位销6沿着定位盘5的径向设置,且定位销6的外端部从定位盘5外壁上凸起,在紧固螺母8的顶端部设有与其一体连接的限位盘8a,所述限位盘8a搭接在定位盘5的顶端面。
所述喷孔2a的轴线与喷头2的轴线呈垂直设置。
在输液管3另一端部插接有连接尾管1,连接尾管1的底端部具有输液管插座1a,所述输液管插座1a的外径大于输液管3的外径,输液管插座1a的内径小于输液管3的外径,输液管插座1a的内径大于输液管3的内径。在连接尾管1的中段外壁设有尾管凸环1b,尾管凸环1b用于连接其它外设管道。
所述限位盘8a中部具有通孔8b,输液管3从该通孔8b内向上伸出。
在定位盘5的顶端部一体连接有向上凸起的定位盘顶凸环5a,所述定位盘顶凸环5a从通孔8b内向上伸出。所述安装座7外壁面中段开设有安装座退刀槽7a,在安装座7内壁面顶端设有安装座内凸环7b。
所述隔热管4的上段呈直管状,隔热管4的下段呈锥管状,在隔热管4的顶端外壁具有环状的凹陷体,在隔热管4顶端部设有连接套10,所述连接套10套接在隔热管4顶端外壁的凹陷体上。隔热体9的上段呈直管状,隔热管4的下段呈锥管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凯龙汽车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凯龙汽车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55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