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向锥角形导磁体电磁阀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5773.2 | 申请日: | 200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6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朱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武华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H01F7/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91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北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角形 磁体 电磁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芯的基本原理的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双向锥角形导磁体电磁阀。
背景技术
电磁阀通常包括磁套2及位于磁套2内的线圈1与铁芯5,在磁套2上有特性导磁体与普通导磁体,在特性导磁体的头部与普通导磁体的头部间形成间隙7。一般情况下特性导磁体的头部是锥角形的,锥角形的角指向间隙,普通导磁体的头部为圆柱筒的平面。这种结构的缺陷是难以有效利用铁芯的长度,降低了铁芯的驱动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双向锥角形导磁体电磁阀,将普通导磁体的头部设置成锥角形后,可缩短间隙的距离,延长铁芯有效使用的长度。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双向锥角形导磁体电磁阀,包括磁套及位于磁套内部的线圈,在磁套上设置位于同一轴线上的特性导磁体与普通导磁体,在特性导磁体与普通导磁体间形成间隙;在特性导磁体与普通导磁体内均形成磁腔,在所述磁腔内滑动连接铁芯;所述特性导磁体的头部呈锥形,形成特性锥形头部,所述特性锥形头部的锥角指向所述间隙,其特征是:所述普通导磁体的头部也呈锥形,形成普通锥形头部,所述普通锥形头部的锥角也指向所述间隙。
在特性导磁体内形成滑道,在普通导磁体内也形成滑道,所述滑道与所述磁腔位于同一轴线上;在铁芯的两端均设置滑杆,两根滑杆分别滑动连接于各自的滑道内。所述特性锥形头部与普通锥形头部均为圆锥形;所述磁腔形成于特性锥形头部与普通锥形头部内。
一般地说,设置间隙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磁力线尽可能全部通过铁芯,避免从普通导磁体直接进入特性导磁体。因此,间隙必须有一定的距离,通常为4mm以上,这个距离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降低铁芯的有效使用长度,降低驱动铁芯的力。本发明将普通导磁体的头部也设计成锥角形,但设置锥角形所起的作用是为了缩小间隙的距离,来延长铁芯有效使用的长度而达到不增加外形尺寸增加驱动力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双向锥角型导磁体电磁阀,包括磁套2及位于磁套2内部的线圈1,在磁套2上设置位于同一轴线上的特性导磁体8及普通导磁体6,在特性导磁体8与普通导磁体6间形成间隙7,在特性导磁体8与普通导磁体6内形成磁腔12,在所述磁腔12内滑动连接铁芯5;所述特性导磁体8的头部呈锥形,形成特性锥形头部,所述特性锥形头部的锥角指向所述间隙7,所述普通导磁体6的头部也呈锥形,形成普通锥形头部,所述普通锥形头部的锥角也指向所述间隙7。
在特性导磁体8内形成滑道13,在普通导磁体11内也形成滑道13;所述滑道13与所述磁腔12位于同一轴线上。在铁芯5的两端均设置滑杆9,两根滑杆9分别滑动连接于各自的滑道13内。
在普通导磁体11的内壁上设置突出于所述内壁的限位块4。所述特性锥形头部与普通锥形头部均为圆锥形;所述磁腔12形成于特性锥形头部与普通锥形头部内。铁芯的长度为L,间隙的距离为1,铁芯的有效长度等于L-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武华,未经朱武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57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阻值印刷线路板测试装置
- 下一篇:大通径常开液控截止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