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监控系统内存数据库监视系统及其监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35968.7 | 申请日: | 2009-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3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孟觉;陈天皓;梁奕;郭瑞;蔡晖;张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建林;许婉静 |
地址: | 210061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控 系统 内存 数据库 监视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控系统内存数据库监视系统及其监视方法,属于自动控 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监控系统中,被监控设备数量大,种类多,用以描述这些设备的状态量 映射为内存数据库中的数据,使得内存数据库中数据庞杂,并且数据与数据之 间关系密切。对这样的内存数据库进行监视时,必须考虑到内存数据库规模和 系统运行效率。通常的做法是限制监视范围,即监视对关键数据的所有操作或 者监视更多数据的一些重要操作。这样必然会带来监视效率或者监视覆盖范围 的损失。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实时控制领域的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被监控设备种 类多,关系复杂,数据量庞大,数据变化速度快。例如拥有30个车站,每个车 站10000个点的轨道交通系统,全线就有300000个点,这些点分属于闸机、电 扶梯、闭路电视摄像头等数十种不同的设备,分属于电力监控、设备监控、闭 路电视监控等不同的专业;每个点又指向一个或多个数字量、模拟量、脉冲量 以及控制关系。内存数据库处理这类数据时,通常会建立多张数据表,将这些 数据分类进行存储,通过事件触发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轨道交通综合 监控系统的庞大的内存数据库,无论是依赖定时查询还是上层应用之间相互协 调来实现监视,都会增加很多不必要的开销,影响系统运行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监视内存数据库的方法,使其既支持内存数据库 的全库高效监视,也可以灵活配置被监视数据的范围;使用可重用的逻辑,自 适应不同的表结构,不必针对每一张表分别设计监视模块,便于实现和维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监控系统内存数据库监视系统,其 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应用接口:与应用程序交互的接口,应用程序通过应用接口配置内存数据 库需监视的部分;监视模块通过应用接口发布监视报告。
结构信息表:包括内存数据库中表结构、列结构相关的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在内存数据库中针对每张数据表自动生成相应的监视模块;
监视模块:嵌入到需要监视的数据表中,截获数据表的变化信息;
监视报告:用于描述内存数据库数据变化的结构。
同时,本发明提供一种监控系统内存数据库监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下步骤:
(1)定义监视报告结构;
(2)向内存数据库创建生成模块;
(3)通过应用接口配置监视范围,由生成模块自动产生相应的监视模块;
(4)向内存数据库创建监视模块;
(5)当监视模块监视到内存数据库数据发生变化时,产生监视报告,由应 用接口发布监视报告,提交给应用程序按需求处理。
前述的监控系统内存数据库监视方法,在所述步骤(1)中,根据内存数据 库的属性来描述修改操作,所述属性包括:时间、位置、操作类型、定位、详 细描述。
前述的监控系统内存数据库监视方法,所述步骤(2)还包括以下步骤:
(2.1)内存数据库校验生成模块的正确性;
(2.2)如果校验通过,将生成模块的内容插入到内存数据库特定区域中; 如果校验不能通过,则返回重新创建生成模块。
前述的监控系统内存数据库监视方法,所述步骤(4)还包括以下步骤:
(4.1)内存数据库校验监视模块的正确性;
(4.2)如果校验通过,将监视模块的内容插入到内存数据库特定区域中, 如果校验不能通过,则返回重新创建监视模块。
前述的监控系统内存数据库监视方法,所述步骤(5)包括以下步骤:
由应用程序操作内存数据库,如果内存数据库有修改操作,通过事件触发方 法捕获变化内容,产生并发布监视报告。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事件触发机制,来截获内存数据库数据的变化。使用本发明的 方法可以避免定时查询内存数据库带来的开销问题,提高系统运行的效率,实 现全库高效监视;通过应用接口配置监视范围,增加了灵活性;所有的监视模 块都可以自动生成,大大降低了监视模块维护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内存数据库监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内存数据库监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中生成模块工作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59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