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天候诱导华贵栉孔扇贝快速排卵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7040.2 | 申请日: | 2009-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3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郑怀平;李远友;孙泽伟;张涛;刘合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 旭 |
地址: | 515063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天候 诱导 华贵 扇贝 快速 排卵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贝类催产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全天候诱导华贵栉孔扇贝快速排卵的方法。
背景技术:
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 Reeve)为暖水性海产双壳类,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瓣鳃纲(Lamellibranchia)、珍珠贝目(Pterioida)、扇贝科(Pectinidae),自然分布于我国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等热带海域以及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地(齐钟彦,1998;蔡英亚等,2006)。华贵栉孔扇贝以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而著称。其闭壳肌干制品俗称“干贝”,是著名的海产八珍之一。
华贵栉孔扇贝个体较大,1龄贝壳长60.6mm、壳高64.5mm、壳宽22.2mm,2龄贝壳长113.9mm、壳高116.2mm、壳宽34.0mm。左壳较凸、右壳较平。右壳前耳下方具有明显的足丝孔及数枚细栉齿。壳表具有23-24天等粗的放射肋,肋上有翘起的小鳞片。壳色具多态性,有橙黄色、橙褐色、褐色、紫褐色、白色等。足丝细丝状、较发达。华贵栉孔扇贝多栖息在百米以内的浅海底,适温8~32℃,以18~25℃最适,适盐为23~34。以足丝附着于岩礁石块或砂砾碎壳上,营固着生活,以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为食。
华贵栉孔扇贝雌雄异体,雄性生殖腺成熟时为乳白色,雌性生殖腺成熟时为桔黄色,精子和卵子进入肾腔后,由外肾孔排入外套腔内,再靠水流作用排出体外,行体外受精。繁殖期在5~10月间、可多次性成熟、产卵、排精。华贵栉孔扇贝可产卵300~1500万粒,卵子直径约62微米。水温在26~29℃条件下,受精卵约经过20小时,发育进入D型幼虫期;约经过9~10天发育成到眼点幼虫;第12~14天附着变态,贝壳大小为230×190μm;1龄贝个体较大者可达80mm;10月龄可达性成熟;寿命可达2年以上。
华贵栉孔扇贝也是一种优良的海水养殖贝类,具有生长快、产量高、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等特点。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华贵栉孔扇贝在我国南方开始人工养殖,八十年代中后期就发展成为南方沿海重要的海水养殖种类之一。然而,近年来,由于养殖大规模死亡时有爆发,出柱率小、产量下降,商品价格下降、产值降低等问题,我国华贵栉孔扇贝养殖业遭遇严重挫折。抗逆、高产、高值良种的缺乏以及优质健康苗种的供应不足是制约我国南方华贵栉孔扇贝养殖业养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强华贵栉孔扇贝良种培育和优质健康苗种繁育,不仅对发展我国南方海水养殖业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华贵栉孔扇贝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在华贵栉孔扇贝人工育苗生产在翁德全等,《湛江水产学院学报》1980年第2期:44-49;张丹,《海洋渔业》1982年第2期:67-70;金启曾等,《热带海洋》1991年第3期:8-15;黄富钦,《渔业现代化》2004年第3期:12-14等文献有作介绍,科学实验在蔡友义等,《福建水产》1986第2期:26-32;孙长森等,《海洋与湖沼》2007年第3期:227-233;张善发等,《水产科学》2008年第4期等文献有介绍,从华贵栉孔扇贝中获得卵子一般采用:亲贝阴干(1~2小时)、日光/紫外照射(2~3小时)、变温刺激(升温3~5℃)、添加精液相结合的诱导方法。这种方法有几个缺点:1、只能够在天气晴朗、阳光灿烂、气温较高的日子催产,受气候条件制约;2、变温、紫外都可能损伤卵子;3、单个个体很难催产,不能建立育种家系;4、必须先获得精液,因此受制于精液;5、不能保证所有个体都能够排卵;6、费时费力,操作麻烦。而华贵栉孔扇贝无论是育苗生产,还是科学实验,及时、快速地获得大量的卵子是非常重要的。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任何有关全天候诱导华贵栉孔扇贝快速产卵方法的报道。5-羟色胺诱导贝类产卵仅见于国外在碎浪蛤蜊Spisula solidissima(Hirai等,J.Exp.Zoology,1988,45:318-321)、热带扇贝Pecten ziczac(Velez等,Aquaculture,1990,84:307-313)等种类上。他们药物浓为0.1-6M,剂量为0.4ml/枚种贝,诱导排放率为30%-50%,注射24小时后,亲贝死亡率为60%-90%,还不适宜于实际应用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大学,未经汕头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70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手套的抗菌液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富硒决明子芽的培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