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模压模内装饰注塑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37168.9 | 申请日: | 2009-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4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刘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亿东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56;B29C45/76;B29C45/80;B29C45/77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孟庆茹 |
地址: | 523820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模压 装饰 注塑 成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内装饰注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二次模压模内装 饰注塑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模内装饰技术(英文名称In-Mold Decoration,简称IMD)是将 事先制好的加工片材放入注塑模具中,然后将塑胶料注入模具中, 使塑胶料与加工片材合为一体的注塑工艺。模内装饰技术是目前国 际风行的塑胶表面装饰技术,是集丝网印刷、成型和注塑相结合的 一种技术,它是在薄膜表面上施以印刷、高压成型、冲切,最后与 塑料结合成型,是替代塑胶制品喷漆、电镀加工最好的新工艺,减 少了注塑的后续加工工序,在塑胶工业上推广、普及,能真正实现 节能、环保的意义,将为社会及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保社 会效益。但现有模内装饰技术的生产流程是一次模压成型,加工片 材与模具紧贴程度低,甚至出现折叠情况,使加工片材与塑胶料之 间贴合程度大为降底,故模压产品的质量大打折扣,确有改进之空 间和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加工片材与塑胶料之间贴合程 度低之不足,提供一种有效提高模内装饰产品品质的二次模压模内 装饰注塑成型方法。
本发明主要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发明目的:
二次模压模内装饰注塑成型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加工片材,分开定模与动模;
2)由机械手将加工片材放入动模与定模之间;
3)第一次锁模,动模上的压板压住加工片材四边使加工片材紧 贴于定模的凸起部分上,动模与定模间保留一定间隙;
4)低压低速向模具内注射塑胶料;
5)第二次锁模,将动模与定模进一步闭合,压缩模具内塑胶料 产生额外的流动,确保尖角部位及细微的空位也能填入塑胶料,使 加工片材与塑胶料紧密帖合;
6)保压冷却成型。
在本发明所述的二次模压模内装饰注塑成型方法中,所述步骤 3)的压板的压力为3-8MPa。
在本发明所述的二次模压模内装饰注塑成型方法中,所述步骤 3)的压板的压力由弹簧或附加油缸提供。
在本发明所述的二次模压模内装饰注塑成型方法中,所述步骤 3)的动模与定模间保留一定间隙的距离为2-6mm。
在本发明所述的二次模压模内装饰注塑成型方法中,所述步骤 3)的动模与定模间一定间隙的距离由锁模电子尺控制。
在本发明所述的二次模压模内装饰注塑成型方法中,所述步骤 4)的注射压力为15-25MPa。
在本发明所述的二次模压模内装饰注塑成型方法中,所述步骤 4)的注射速度约为50-100mm/s。
在本发明所述的二次模压模内装饰注塑成型方法中,所述步骤 6)的保压冷却的时间为10-30s。
实施本发明提供的二次模压模内装饰注塑成型方法,其有益效 果是:由于本发明一改传统的一次模压成型生产流程,分两次锁模 完成,第一次锁模主要通过动模上压板将加工片材围边压紧,并使 加工片材紧贴于定模的凸起部分上,为注塑工艺提供充分有效条件, 以保证塑胶料与加工片材的充分贴合,有效地提高了成型的产品的 品质,使模内装饰技术普遍应用成为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二次模压过程示意图;
图2本发明动模与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图2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亿东机器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亿东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71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薄片热叠合装置中的无级变速机构
- 下一篇:消除有色注塑件表面痕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