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热水器加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7375.4 | 申请日: | 2009-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3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伟中 |
主分类号: | F24H1/20 | 分类号: | F24H1/20;F24H9/00;F24H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水器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加热设备领域,具体指的是一种节能降耗的电热水器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热水器已经成为一种相当普及的家用电器,其中的核心在于加热装置,市场上销售的电热水器品种繁多,但基本上是采用在加热装置内部放置发热管或电热棒对水直接加热来制取热水的方式,而在加热的过程中,往往还需要等待一定的时间或加大功率才能获取热水,当水流量大时,要获得合适温度的热水则必须提高加热的功率或者增加电热组管的数量,由此势必增大加热装置的体积及对电量的要求更高,售价不菲。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在不同的地区存在着不同的温差变化,特别是在冬天的北方、华东、华中、西南地区进水温度极低的情况下消耗的热能和功率更大,等待时间更为长久,而现有技术的电热水器大多热交换的效率低,造成了能源的大量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对各种电热水器也是一大考验,人们对各种电热水器的需求及使用情况也不一致,在当今能源危机的大环境下,难以大范围的普及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损耗小、功率低、水加热速度快、适用范围广、结构更为简洁的电热水器加热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热水器加热装置,由杯体、加热管、进水管和出水管构成,杯体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条加热管,杯体的两侧分别安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其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安装位置可互换,并可置于杯体的任意位置上,进水管延伸至杯体内部,并且围绕加热管呈环形包围状或盘旋状,加热管呈U型形状,加热管的末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源装置的触点。
由于采用了以上结构,本发明弥补了现有产品在技术上难以真正达到节能、降低功耗及对电力要求高而难以普及的不足,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上真正达到最优化,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安全环保,使用过程中热交换充分,出热水速度快,且不受电力供应,不受地区、季节及温差的影响,适用面广,节能效果高达25%以上,本发明不仅打破了依靠加大功率提高加热速度的框架,而且走出了将水与杯体隔离的误区,合理利用了水加热的物理原理及水的自然流动规律特性,在不增大体积的前提下明显改善了电热水器的加热性能和出水速度,有利于节能降耗,又便于普及,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普通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所示,普通加热装置的冷水经进水管2进入杯体1后,直接接触加热管4进行加热成热水后,经出水管3输出热水。
根据图2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电热水器加热装置由杯体1、加热管4、进水管2和出水管3所构成,杯体1的内部设置有三条呈U型形状的加热管4,加热管4的末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源装置的触点5,杯体1的上端左右两侧边分别安装有进水管2和出水管3,其进水管2延伸至杯体1的内部并且围绕加热管4呈环形包围状。使用时,加热管4通电发热,进水管2在进入杯体1后围绕着加热管4盘绕成一定的排列形状,使得冷水由进水管2进入杯体1后,在管道内即可得到预加热,从而延长了水的加热路径和时间,冷水提升为温水,温水再进入杯体1内与加热管4接触加热,温水加热后提升成热水,热水经出水管3输出。
加热管在杯体内的排列由于分布均匀,所以加热管之间不会发生相互碰撞的情况,从而加热管表面负荷降低;另一方面,由于每条加热管末端都连接设置有接通电源装置的触点,即使其中有部分损坏无法继续使用,也不会影响到其它加热管的正常使用。
本发明巧妙实现了时间上的有效利用,充分结合了热传递原理,减少了热损耗,在保持了结构紧凑,不增大体积的前提下提高了出水温度,节约了水、电资源及时间,有效的利用了电热水器的内部空间,明显改善了电热水器的预热性能,节能降耗,安全可靠,应用前景广阔。
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而列举,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基于本技术方案所变换的等同效果的结构,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伟中,未经张伟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73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手摇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变程速快慢开平板闸阀美标闸阀闸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