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牡蛎功能口服液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7533.6 | 申请日: | 200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0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宋文东;苗艳丽;方富永;李思东;杜建喜;郝心敏;彭少伟;黄甫;李泳;谷长生;郝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5/64 | 分类号: | A61K35/64;A61K35/56;A61K9/00;A61P39/00 |
代理公司: | 湛江市三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庞爱英 |
地址: | 524088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牡蛎 功能 口服液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牡蛎功能口服液的制造方法,属于水产品贮藏与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沿海有丰富的牡蛎自然资源,近年人工养殖牡蛎的迅速发展,2006年全国牡蛎产量达389万吨。其软体部富含蛋白质,味道鲜美,深受人们喜爱。牡蛎除了鲜吃之外,主要加工成调味料蚝油及蚝干。也有人将牡蛎开发成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的保健食品和疗效品。本发明试图利用牡蛎软体部为主要原料制造具有抗疲劳作用的功能口服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牡蛎功能口服液的制造方法,取牡蛎软体部打成浆状,加入适量水搅拌,依次加入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菠萝蛋白酶水解得到支链氨基酸及小肽等具有抗疲劳作用的物质。加入6号提取溶剂油-乙酸乙酯混合液搅拌脱脂后,离心收集支链氨基酸-小肽混合液母液。支链氨基酸-小肽混合液母液加无菌水稀释得到的支链氨基酸-小肽混合稀释液按比例加入蜂蜜混匀、分装、灭菌、检测、包装即可制成产品,利用牡蛎软体部为主要原料制造具有抗疲劳作用的功能口服液。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牡蛎开盖取软体部打成浆状后,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按顺序依次加入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菠萝蛋白酶使牡蛎软体部中的蛋白质水解为支链氨基酸及相对分子质量300~700Da的小肽等具有抗疲劳作用的物质。加入2.5~3倍体积的6号提取溶剂油与乙酸乙酯按等体积混合形成的混合液搅拌脱脂,离心回收6号提取溶剂油-乙酸乙酯混合液,去除沉淀,收集支链氨基酸-小肽混合液母液。支链氨基酸-小肽混合液母液加无菌水稀释到氨基酸浓度3~5‰,得到支链氨基酸-小肽混合稀释液。按本牡蛎功能口服液的配方:支链氨基酸-小肽混合稀释液:蜂蜜水=80~85:15~20的比例加入具有抗疲劳作用的蜂蜜水,混合均匀、分装、灭菌、检测、包装即可得到产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牡蛎功能口服液的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制造方法简单、成本低;经济效益较牡蛎带壳鲜售提高50多倍。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以下措施实现:
1)牡蛎活体洗去表面泥污及脏物,开盖,取出软体部反复5次打成浆状,称重,量体积。
2)按步骤1)牡蛎软体部浆状物的体积加入3倍量的水搅拌混合均匀,加热至50~53℃,停止搅拌,记录液面位置。
3)按步骤1)牡蛎软体部重量1/800加入木瓜蛋白酶,300~360r/min边搅拌边加热维持在50~53℃水解。在水解期间每隔30分钟停止搅拌5分钟,往水解液中加入53℃的热水至水解开始时的液面位置。维持在50~53℃继续搅拌、水解5~5.5小时后迅速升高温度至100℃维持10分钟。
4)停止加热,冷却至50~53℃重新加热。按步骤1)牡蛎软体部重量1/500加入中性蛋白酶,300~360r/min搅拌维持在50~53℃水解。在水解期间每隔30分钟停止搅拌5分钟,往水解液中加入53℃的热水至水解开始时的液面位置。继续搅拌、水解3~3.5小时后,迅速升高温度至100℃维持10分钟。
5)停止加热,冷却至50~53℃重新加热。按步骤1)牡蛎软体部重量1/500加入菠萝蛋白酶,300~360r/min搅拌维持在50~53℃水解。在水解期间每隔30分钟停止搅拌5分钟,往水解液中加入53℃的热水至水解开始时的液面位置。继续搅拌、水解3小时后,迅速升高温度至100℃维持10分钟,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量体积。
6)按上述总体积加入2.5~3倍6号提取溶剂油与乙酸乙酯按等量混合形成的混合液,300~360r/min搅拌2~2.5小时脱脂。离心去沉淀,回收上层的6号提取溶剂油-乙酸乙酯混合液,收集支链氨基酸-小肽混合液母液。
7)将步骤6)的支链氨基酸-小肽混合液母液加无菌水稀释到氨基酸浓度3~5‰,得到支链氨基酸-小肽混合稀释液。
8)按本牡蛎功能口服液的配方:支链氨基酸-小肽混合稀释液:蜂蜜水=80~85:15~20的比例加入蜂蜜水。
9)混合均匀,分装,灭菌,检测,包装即可制得本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75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核桃仁醇提物及其用途
- 下一篇:植物窗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