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品质因子低维氧化物纳米热电新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37591.9 申请日: 2009-03-04
公开(公告)号: CN101546805A 公开(公告)日: 2009-09-30
发明(设计)人: 苗蕾;种村荣;黄荣;吉田健太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主分类号: H01L35/34 分类号: H01L35/34
代理公司: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莫瑶江
地址: 510640广东省广州市***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品质 因子 氧化物 纳米 热电 新材料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绿色环保型新能源转换半导体材料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品质因子低维氧化物纳米热电新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热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和最普通的一种能源,从食物热能,人体体温,太阳热,家用电器运转致热(热流密度高于太阳热),到汽车尾气余热和各种工业余热等等。有资料统计,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次能源的大约三分之二都作为废热排放掉了。同样,电能也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形态,其中电能是各种形态能源中传输和使用最多,最为方便的一种。因此很多能源都在转变成电能之后才能更好,更方便地被人们广为利用。热电材料是一种利用固体内部载流子运动实现热能和电能直接相互转换的半导体材料。与目前热电厂或核电厂中进行的热与电之间的转换相比,具有设备结构紧凑、性能可靠、运行时无噪声、无磨损、无泄漏、移动灵活等等优点,但是最为重要和最为关键的是热电材料提供给我们一种对环境友好的获取电能的方式。在化石燃料即将枯竭和温室气体造成全球气候异常的今天,开发这种绿色环保的新能源转换材料的意义就不言自明了。与太阳能和风能等自然资源相比,热温差发电不受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可以比较稳定的获取电能。 

温差致电和以电制冷的两种现象是由19世纪初塞贝克和珀耳帖两个人分别发现的。但是人们对热电材料的研究兴趣是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固体物理学的发展,尤其是半导体物理的发展,一些温差电系数较高的材料逐渐被发现,应用的曙光促使热电材料的研究迅速展开。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合金(Bi2Te3,PbTe等),他们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在室温和低温条件下效果较好,但在高温段经常出现不稳定,易氧化,且原材料价格贵,资源稀少,有毒等缺点。除此以外一些有点阵结构空位的新型化合物如:filled skutteruditeantimonides:La0.9Fe3CoSb12(ZT750K~0.9),half-Heusler alloys,clathrates和Zn4Sb3(ZT670K~1.3)也相继问世。此后,过渡金属氧化物也曾被尝试过,如:Na0.75CoO2(p-type,ZT300K~0.1),Ca3Co4O9(p-type,ZT300K~0.07),但是其热电系数很低。 

1997年日本学者Terasaki等首次报导了钠钴复合氧化物NaCo2O4不仅具有很高的Seebeck系数,而且同时具有较低的电阻率和导电率,从而使人们对氧化物热电材料有了新的看法。此后,NiO基,Bi2Sr2Co2Ox基,CaTiO3基,ZnO基等材料因为良好的综合性能,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但受众多因素影响,目前氧化物基陶瓷热电材料的热电优值普遍较低,还有很多研究工作需要展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75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