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材线路板蚀刻油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7622.0 | 申请日: | 200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8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卓鸿;彭朝兵;李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市和携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上达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10 | 分类号: | C09D11/10;G03F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64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路板 蚀刻 油墨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铜材线路板蚀刻油墨,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原料组分制备得到:氧化性无机盐、酸、粉体材料、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油墨助剂和水,所述油墨助剂包括流平剂、消泡剂和润湿剂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制备得到:氧化性无机盐5~15%,酸10~30%,粉体材料10~30%,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10~40%,流平剂0.1~1%,消泡剂0.1~1%,润湿剂0.1~1%,余量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材线路板蚀刻油墨,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制备得到:氧化性无机盐6~12%,酸12~25%,粉体材料15~25%,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20~35%,流平剂0.2~0.5%,消泡剂0.2~0.5%,润湿剂0.2~0.5%,余量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铜材线路板蚀刻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性无机盐包括氯化铜、氯化铁、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铵和氯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酸包括硫酸、盐酸、乙酸、磷酸和硝酸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粉体材料包括300~3000目的石英粉、高岭土、立德粉、碳酸钙、钛白粉和米粉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包括水溶性聚氨酯、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氢呋喃、聚乙烯醇、糊精、明胶、阿拉伯胶和淀粉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消泡剂为德国毕克化学公司的BYK-066N或BYK-024,所述流平剂为德国毕克化学公司的BYK-331或BYK-306,所述润湿剂为德国毕克化学公司的BYK-161或BYK-16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铜材线路板蚀刻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聚氨酯、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氢呋喃或聚乙烯醇的分子量在1000~1000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铜材线路板蚀刻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性无机盐为氯化铜、氯化铁和氯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酸为盐酸、硫酸或两者的混合物;
所述粉体材料为500~2000目的高岭土、石英粉或两者的混合物;
所述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为水溶性聚氨酯、聚乙二醇、糊精、明胶、阿拉伯胶和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铜材线路板蚀刻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聚氨酯、聚乙二醇、或聚乙烯醇的分子量在1000~10000之间。
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材线路板蚀刻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所述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所述氧化性无机盐和所述水均匀混合,然后在50~100度下加入所述酸反应1~10小时,冷却到30~40度后,再加入粉体材料和油墨助剂,保温1~5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铜材线路板蚀刻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所述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所述氧化性无机盐和所述水均匀混合,然后在60~80度下加入所述酸反应2~4小时,冷却到30~40度后,再加入所述粉体材料和油墨助剂,保温2~3小时。
9.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材线路板蚀刻油墨应用于蚀刻铜材线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市和携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上达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市和携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上达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76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