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7820.7 | 申请日: | 200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4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昌明;范海陆;刘志平;曾显华;尹荔松;胡社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邑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4/36;H01M4/38;H01M4/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0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正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属于能源材料及新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二、技术背景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发展最快亦最受重视的新型高能蓄电池,作为可再充式电源的首选对象,锂离子电池不仅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摄像机、数码相机等便携式电子产品,在储能、通讯、航天等各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锂离子电池以小容量、低功率为主,为减少环境污染而提出的使用电动汽车的迫切要求,急需开发大容量、高功率、高安全性低成本的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商业化的LiCoO2及其衍生物依靠合成简单、容量较高、充放电较平稳等优点依然占据着小型锂离子电池市场,但是钴资源短缺、价格较高、有剧毒、材料热稳定性较差、存在着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均使得钴酸锂材料难以成为大型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选择。而一直处于实验研究中LiNiO2除了存在安全隐患以外,它还有着合成困难、储存时有副反应、放电电位较低等缺点。LiMn2O4尽管在安全性能方面较二者稍好,但由于其在充放电过程中容量衰减较快,尤其是在高温条件下,这个缺点使其用于大型锂离子电池受到一定的阻碍。当今社会更加注重安全、环保等要求,LiFePO4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展示在人们面前,LiFePO4具有橄榄石结构,理论容量为170mAh/g,放电平台为3.4V(vs.Li/Li+),它具有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环保无毒、良好的循环性能、优异的安全性能等特性,可望成为大容量、高功率锂离子电池首选的正极材料。
然而,LiFePO4正极材料有低电子导电率(10-10S/cm)和Li+穿过两相界面缓慢离子扩散的缺点,导致其倍率容量差。这大大限制了LiFePO4正极材料在实际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要将LiFePO4产业化,进而应用于大功率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必须对LiFePO4进行改性。改性方向的研究应致力于提高LiFePO4材料的电子传导性和离子传导性。
三、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LiFePO4材料的电子传导性和离子传导性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产品颗粒尺寸小、导电性能好,同时原材料廉价易得,成本低,实现该材料在动力电池中的实际应用。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将Fe2O3、LiOH.H2O、NH4H2PO4按LiFePO4化学计量比混合,添加质量分数20%的聚乙烯,于球磨机中研磨1h,干燥后于氮气保护气氛下450~700℃下煅烧10小时,冷却到室温得到LiFePO4材料;
2)利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具有不同粒径大小的纳米银粒子,纳米银粒子尺寸在10-80nm。
3)将步骤2)制得纳米银粒子以0.1%~1%得比例同步骤1)制得LiFePO4材料混合,在氩气保护气氛下球磨10小时获得纳米银包覆的LiFePO4产品。
本发明还提供另外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将铁源、锂源、磷源按LiFePO4化学计量比混合,添加质量分数20%的还原剂,于球磨机中研磨1h,干燥后于氮气保护气氛下450~700℃下煅烧10小时,冷却到室温得到LiFePO4材料;
2)利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具有不同粒径大小的纳米银粒子,纳米银粒子尺、寸在10-80nm。
3)将步骤2)制得纳米银粒子以0.1%~1%得比例同步骤1)制得LiFePO4材料混合,在氩气保护气氛下球磨10小时获得纳米银包覆的LiFePO4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邑大学,未经五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78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