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火电站供水系统的旋转式薄壁堰虹吸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8017.5 | 申请日: | 200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9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才;龙国庆;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7/18 | 分类号: | E02B7/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文雄 |
地址: | 5106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火电站 供水系统 旋转 薄壁 虹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壁堰虹吸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火电站供水系统的旋转 式薄壁堰虹吸井。特别适用于火电站直流供水系统,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直流供水电厂虹吸井中的溢流堰多为固定式薄壁堰、宽顶堰和实用 堰,同时在机组检修期间,为放空循环水管,需在底部敷设排空管。在虹吸井 后,排水口前设有检修闸门,在机组检修期间,挡住下游水流。
现有技术主要有以下缺点和不足:
(1)无论是采用固定式薄壁堰、宽顶堰还是实用堰,堰顶高度均不能根 据过堰水流和下游水位的变化而改变。可利用虹吸高度均根据夏季循环水量和 设计水位进行设计,不能保持虹吸井前水位为定值,从而引起凝汽器顶部真空 压力出现波动。并且在冬季循环水量少,下游水位低时,虹吸井前水位较低, 为保持凝汽器顶部的真空压力,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虹吸高度,需增大水泵扬 程,从而增大了电厂的运行费用。
(2)在机组检修时,只能通过堰底部敷设的排水管进行排空循环水管中 的水,操作不方便,也不利于结构的稳定。
(3)需要专门设置检修闸门,检修循环水管,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虹吸井运行费用高、检修不方便 的缺点,提供一种运行费用低、检修方便的用于火电站供水系统的旋转式薄壁 堰虹吸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火电站供水系统的旋转式薄壁堰虹吸井,包括井体,其结构特点是: 在井体内设有旋转式薄壁堰结构,所述旋转式薄壁堰结构由旋转轴、薄壁堰、 液压启闭机和胸墙组成;井体的底部设有闸门槽,旋转轴位于闸门槽旁并埋设 在井体的底板中,薄壁堰与旋转轴旋转式连接,薄壁堰的形状和大小与闸门槽 对应并足够将闸门槽完全封盖;液压启闭机设在井体之上、薄壁堰的前方,液 压启闭机的输出端通过联动轴与薄壁堰连接;胸墙设置在井体的顶板上并向下 伸出。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是:在旋转轴与井体的底板的连接处可以设置止水 橡胶,或者在薄壁堰与井体的底板的接触处可以设置止水橡胶;用于止水。薄 壁堰可以绕旋转轴旋转。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是:薄壁堰可以由钢结构构成,其两侧均为钢板, 中间为钢梁,通过焊接将所述钢板与钢梁构成焊接连接结构。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是:薄壁堰3可以由合金材料构成,或者由钢筋水 泥板结构构成。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液压启闭机可以包含有二个输出端,所述的二 个输出端各通过一联动轴与薄壁堰连接。
采用本发明具有如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是根据旋转式薄壁堰泄控能力,结合循环水系统的特点,研究旋转 式薄壁堰在虹吸井中利用,可以节省投资、节省年运行费用,具有操作方便、 较好的利用价值等有益效果:
1、可以根据循环水量和下游水位的变化,通过液压启闭机调整薄壁堰开 启角度从而调整堰顶高度,保持虹吸井前水位为定值,保持凝汽器顶部真空压 力为定值,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虹吸高度,从而节省了水泵 扬程,节省了电厂的运行费用。
2、不需在堰的底部敷设排空水管,机组检修时,完全开启薄壁堰,则可 以实现放空循环水管的中水,使用方便。
3、在机组检修期间,完全关闭薄壁堰,则可以阻挡下游水位。
4、实现堰闸合一,节省投资,系统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1
图1构成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实施例包括井体1,在井体1内设有旋转式薄壁堰结构,旋 转式薄壁堰结构由旋转轴2、薄壁堰3、液压启闭机4和胸墙5组成;井体1 的底部设有闸门槽1-1,旋转轴2位于闸门槽1-1旁并埋设在井体1的底板1-2 中,薄壁堰3与旋转轴2旋转式连接,薄壁堰3的形状和大小与闸门槽1-1对 应并足够将闸门槽1-1完全封盖;液压启闭机4设在井体1之上、薄壁堰3的 前方,液压启闭机4的输出端通过联动轴6与薄壁堰3连接;胸墙5设置在井 体1的顶板1-3上并向下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未经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80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