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芯锁把手锁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38206.2 | 申请日: | 200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9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罗兆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盈通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3/00 | 分类号: | E05B3/00;E05B6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528325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芯锁 把手 锁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锁具的把手锁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门锁根据其把手的使用功能一般可分为两类,一 种是把手纯粹是用于开门、关门的门锁,上锁动作由锁体及其钥匙完成, 此结构的门锁较为常见,但使用不方便;另一种是把手兼备开门、关门和 上锁功能的插芯锁,它主要由锁体、锁舌、锁芯、固定面板及其上设置的 驱使锁舌动作的旋转把手构成,使用过程中,在锁舌的锁紧机构处于打开 状态下,把手可向下任意角度旋转摆动,实现开门动作;若把手上提时, 把手会带动锁紧机构将锁舌锁紧固定,门锁处于上锁状态,此时需要有钥 匙才能将门打开。此结构的门锁无需钥匙即可实现上锁动作,使用较为方 便,其缺点是把手缺少上提限位机构,很容易出现误操作,将人反锁在门 外,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不便,为此,如何研究出一种在不改变现有插芯锁 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能有效防止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误操作的门锁结 构,已成为人们值得探讨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不仅结构 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安全可靠,而且避免误操作的插芯锁把手锁定 装置。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插芯锁把手锁 定装置,连接插芯锁锁体部分,包括固定面板及其上设置的驱使锁舌动作 的旋转把手,旋转把手上设置有卡位旋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旋片的 外围设置有与其活动卡接的按压式锁定机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按压锁定机构包括定位块、按钮以 及弹性复位件,定位块连接于按钮的端部,卡位旋片的边缘设置有若干个 与该定位块相对应的卡位。
所述固定面板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安装卡位旋片的基座,卡位旋片的边 缘局部向外延伸并构成与该基座侧面相互滑接的支撑脚,该支撑脚的顶端 与固定面板的内侧表面相接触。
所述按钮安装在把手的上侧或下侧,弹性复位件采用复位弹簧,该弹 簧套接于按钮轴身上。
所述按钮安装于把手手柄上,按钮端部的定位块穿过把手旋转轴心与 旋转卡片卡接。
所述卡位旋片由一短轴穿过面板和把手连接,卡位旋片上的相邻两卡 位之间的夹角为80~95°。
所述锁体内设置有驱使锁舌动作的凸轮机构,该凸轮机构包括芯轴以 及套接于芯轴上的凸轮,锁舌的后部设置有由若干滑片及连接组件连接构 成的伸缩机构,该伸缩机构的侧部安装有勺形转动片,该勺形转动片与凸 轮连接接触。
所述卡位旋片的中部设置有卡槽,通过卡槽内设置转轴与锁体部分的 凸轮机构中的芯轴连接。
所述卡位为矩形片状结构。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固定面板上增设按钮对设置在把手短轴上的卡位旋片 进行限位,只有在按钮被按下的状态下把手才有可能上提,有效的避免在 上锁时容易出现的误操作,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
2、本发明的与按钮端部的定位块相对应的卡位可以通过焊接、螺接 或整体成型等多种方式设置在卡位旋片上,加工工艺简单,有利于对现有 的此类结构的插芯锁进行改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锁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锁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面板 2、锁舌 3、旋转把手 4、卡位旋片 5、按压锁定机构 5-1、定位块 5-2、按钮 6、卡位 7、锁体 8、凸 轮机构 9、手柄转动钩 10、伸缩机构 11、勺形转动片 12、基座 13、 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盈通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盈通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82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滴发电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按摩器的淋浴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