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停车后的空调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8278.7 | 申请日: | 2009-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0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黄光智;林丰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光智;林丰顺 |
主分类号: | F25B27/02 | 分类号: | F25B27/02;F02G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1000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停车 空调 装置 | ||
1、一种汽车停车后的空调装置,其特征是:在汽车发动机工作时利用内燃机尾气排放的能量发电,再利用压缩机或半导体制冷器将电能转换成制冷或制热并将其能量采用冷媒的方式储存起来,当汽车停车后便将储存在冷媒的能量用排风扇释放出来,使汽车车厢内的空气得到调整,为延长使用时间还利用蓄电池协助压缩机或半导体制冷器工作。
2、一种汽车停车后的空调装置,其特征是:它由汽车尾气发电装置、压缩机或半导体制冷装置、停车能量释放装置三部分组成;汽车尾气发电装置由混液射流器、螺旋降温降噪管、发电装置、排放射流器、净化液、及外壳组成,混液射流器、螺旋降温降噪管、排放射流器依次管连接,且都安装在外壳内,混液射流器的进气端伸出外壳一端盖外,吸气端呈一吸管直接插入净化液内,排放射流器的排气端伸出到外壳另一端盖外,发电装置安装在螺旋降温降噪管的一侧,并使发电装置的进气口相对螺旋降温降噪管切线射出口,发电机伸出外壳,净化液添加到外壳内的下部空腔内;压缩机或半导体制冷装置分压缩机制冷系统和半导体制冷系统;停车能量释放装置安装固定在压缩机或半导体制冷装置的机箱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要求的一种汽车停车后的空调装置,其特征是:汽车尾气发电装置的混液射流器采用金属材料加工成文丘里式射流结构,进气端既是进气管的后端接口,排气端加工与螺旋降温降噪管管连接的接口,吸气端加工成一段吸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要求的一种汽车停车后的空调装置,其特征是:汽车尾气发电装置的螺旋降温降噪管采用金属加工成多圈螺旋管状,其螺旋数量根据需要选择1-30圈,进气口管径截面应大于混液射流器截面,选取大于10%-30%,外径在50-500毫米,一端加工与混液射流器相连接的接口,另一端加工成与排放射流器相连接的接口,还在螺旋降温降噪管的一侧,高度在中部的范围内加工一个沿螺旋方向的切线射出口;还在中部以下不到一半高度的范围内加工若干个通孔,根据螺旋圈数选择20-500个沿径向抛物线方向的通孔,孔径2-2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要求的一种汽车停车后的空调装置,其特征是:汽车尾气发电装置的发电装置由汽轮及发电机组成,发电装置根据需要安装1-20个,采用水轮发电机或直流电动水泵代替,其进气口加工与螺旋降温降噪管相应的接口,出气口朝向外壳内腔下面的净化液,发电装置的发电机伸出外壳。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要求的一种汽车停车后的空调装置,其特征是:汽车尾气发电装置的排放射流器采用金属材料加工成文丘里式射流结构,进气端既是螺旋降温降噪管出口端,排气端加工成斜口,吸气端加工成喇叭形,外径与外壳的后端盖焊接密封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要求的一种汽车停车后的空调装置,其特征是:压缩机或半导体制冷装置的压缩机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小型排风扇、连通管、蒸发器、冷媒、冷凝器及机箱组成且压缩机、小型排风扇、连通管、蒸发器、冷媒、冷凝器都安装固定在机箱内;压缩机或半导体制冷装置的半导体制冷装置结构与压缩机制冷装置基本相同,只是将压缩机制冷系统换成半导体制冷片增加半导体制冷片冷却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要求的一种汽车停车后的空调装置,其特征是:连通管根据汽车车厢容积采用20-200根,压缩机安装在机箱的底部,且管路连接蒸发器、冷凝器及其他相关配件组成制冷、制热系统,小型排风扇安装固定在连通管一侧,停车能量释放装置也安装固定在机箱的适当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光智;林丰顺,未经黄光智;林丰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827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词库压缩编码及解码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鱼缸中的LED五彩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