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绿褶菇子实体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38536.1 | 申请日: | 200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8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泰辉;林群英;钟月金;宋斌;黄浩;邓旺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3/00;C05G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潘伟健 |
地址: | 51007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铅绿褶菇子 实体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草腐生菌的人工培养方法,具体来说是一种铅绿褶菇子实体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铅绿褶菇(Chlorophyllum molybdites(Meyer.:Fr.)Massee)又称大青褶伞或铅环柄菇,在分类上隶属于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蘑菇科(Agaricaceae)。铅绿褶菇是一种草腐生菌,在广东省、台湾地区等热带省份均有分布,这种毒菇雨后长在草坪、蕉林地上,易与食用菌高大环柄菇(Macrolepiotaprocera(Scop.)Singer)等菌类混淆,误食了铅绿褶菇会引起胃肠型中毒症状,食量大时还会致命。然而这些毒蘑菇的毒素通常都具有研究价值,例如鹅膏菌(Amanita)的肽类毒素就可用作科研实验的生化试剂。据研究,铅绿褶菇的毒素主要是水溶性的生物碱。蘑菇毒素研究的最佳生物材料是其子实体。但是铅绿褶菇的野生子实体资源十分有限,并且受季节气候的制约。而用发酵培养得到的菌丝体不一定含有毒素或者毒素含量太低,根本不能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出一种高效的铅绿褶菇子实体的生产方法。
通过将野生或人工培养的铅绿褶菇子实体在PDA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得到斜面母种,然后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液体菌种,再经过麦粒培养基培养得到白色生产种,将生产种播种到生产用培养基,然后再进行覆土,每1kg生产用培养料可得到300~800g新鲜的铅绿褶菇子实体,从而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铅绿褶菇子实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的步骤:
(1)将铅绿褶菇(Chlorophyllum molybdites(Meyer.:Fr.)Massee)子实体组织分离或多孢分离,然后接种至斜面综合PDA培养基,23~30℃下培养,至菌丝长满斜面,再以此作菌种按50~150g/L接种量扩大培养,得到能用于生产的铅绿褶菇母种;所述的综合PDA培养基的pH是6~7,其原料组成按质量份计,为已去皮去芽眼的马铃薯75~85份,葡萄糖6~10份,琼脂6~10份,磷酸二氢钾0.2~1.5份,硫酸镁0.2~1.5份和VB1 0.002~0.006份,并通过下述方法制得:原料按所述组成分别称重后,先将马铃薯切成小条放入锅中,加入原料组成总质量3.5~4.5倍的水,煮沸20~30分钟至马铃薯熟而不烂时,用6~8层纱布过滤,取滤汁于锅中,补至原加水量后,加入琼脂熔化,再加入葡萄糖、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VB1搅拌均匀,趁热装于试管灭菌后,冷却到45~50℃倒成斜面作接种用;
(2)将步骤(1)得到的铅绿褶菇母种按50~150g/L的接种量接种至液体培养基里,于温度为22~30℃、摇速为110~150转/分钟、培养时间为7~12天,得到的菌液褐色,菌球黄豆大小,即为液体菌种,所述的液体培养基的pH为6~8,其原料组成按质量份计,为已去皮去芽眼的马铃薯88~91份,葡萄糖8.2~9.0份,KH2PO4 1.2~1.5份,MgSO4 0.6~0.75份和VB1 0.004~0.006份,并通过下述方法制得:原料按所述组成分别称重后,先将马铃薯切成小条放入锅中,加入原料组成总质量4.3~4.5倍的水,煮沸20~30分钟左右至马铃薯熟而不烂时,用6~8层纱布过滤,取滤汁于锅中,补水至原加水量后,加入葡萄糖、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VB1,搅拌均匀,趁热灭菌,冷却后作接种用;
(3)将步骤(2)得到的液体菌种按50~180mL/kg的接种量接种至麦粒培养基里,20~30℃培养30~45天,菌丝长满培养基,正常菌丝呈白色,即得到生产用的麦粒菌种,所述的麦粒培养基为pH11~12,按其原料组成总质量分数100%计,为小麦30%~50%,棉子壳30%~50%,麸皮10%~20%,碳酸钙0.5%~1.2%,石膏0.5%~1.2%,磷酸二氢钾0.3%~1%和石灰0.5~1.2%,并由下述方法得到:原料按所述组成分别称重后,先把小麦浸泡20~30小时,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用锅煮熟20~38分钟,过滤滴干拌入其它组份混合拌均,此时含水量为50%~60%,装入培养瓶里灭菌,冷却后作接种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85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应用方法
- 下一篇:滚刀式秸秆粉碎回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