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家具铰链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38625.6 | 申请日: | 200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8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伍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伍志勇 |
主分类号: | E05D3/12 | 分类号: | E05D3/12;E05D7/12;E05D11/10;E05F3/2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528300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具 铰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具铰链。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CN 201016248Y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玻璃门的铰链夹持 构造,该铰链包括有固定件及转动件,该固定件枢接有一转动件,又固定件 内设有气压缸;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盖体,而转动件凸伸一限位部,该 限位部上设有透孔,又限位部上形成凸环,而盖体凹设有凹槽,又盖体上设 有凸缘,借盖体的凹槽内容置限位部,并以固定元件固定夹持于玻璃门上。 这种铰链夹持构造需要在玻璃上开孔,并用螺钉进行连接,其结构复杂,且 难于装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易于装拆、安全程度高、适 用范围广的家具铰链,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家具铰链,包括与铰接臂相接的基座,基座与门体 或壁板相接,基座上设置有前定位和后定位,铰接臂的端部设置有锁定钩和 锁定槽,锁定钩钩挂在前定位上,锁定槽卡装在后定位上;后定位为设置在 基座上的锁头,锁头上设置有销孔和锁钩,锁钩的背部设置有导引面,锁定 槽钩挂在锁钩上,铰接臂的端部设置有引导面,引导面设置在锁定槽的下面, 后销轴的一端穿过设置在锁头上的销孔、设置在基座上的后销孔以及设置在 基座上的扭簧;扭簧的一端抵靠在基座上,其另一端抵靠在锁头上,铰接臂 朝向锁头设置有开口,锁头的中央朝向铰接臂设置有扳手,其结构特征是扳 手和开口的内侧边缘保持一定的间距,扳手的高度和开口的内侧边缘的高度 相当。
所述开口的边缘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设置在扳手的前方,限位板和扳 手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扳手的高度和限位板的高度相当。
所述锁定槽的上面设置有限位保护台阶,扳手的高度和限位保护台阶的 高度相当。
在锁头的左右二侧均设置有所述锁钩、导引面及限位保护台阶、锁定槽、 引导面。所述引导面为斜面,导引面为弧面。
所述前定位为设置在基座上的突起,锁定钩钩挂在突起上;或者,前定 位为前销轴,前销轴穿套在基座上的前销孔中。
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前支座,突起或前销孔设置在前支座上。
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后支座,后支座中设置有装配凹槽,扭簧设置在装配 凹槽内,后销孔设置在后支座上。
所述铰接臂上设置有前连接孔和后连接孔,锁定钩设置在前连接孔和后 连接孔之间。
本发明将基板用胶紧贴在门板上,将铰接臂朝向基板压下,铰接臂与基 板通过锁定钩和锁定槽实现快速装配;当需要拆卸时,先用螺丝刀插入扳手 和开口的内侧边缘之间的间隙,或者,插入限位板和扳手之间的间隙,然后 依靠铰接臂并向下扳动螺丝刀即可将铰接臂和基板脱离开来,整个装拆过程 灵活快速。
本发明中的铰接臂上的限位板可增强安全性能,以防止大人或儿童因误 操作而使铰接臂和基板分开,导致门体掉落,造成人身或财物的损失。
本发明中的基板既可以安装门体上,也可以安装在壁板上,门体和壁板 可为木质门、玻璃门、大理石门、陶瓷门以及金属门等,其适用范围相当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基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锁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铰接臂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为铰接臂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组装后、锁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组装后、锁紧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铰接臂,1.1为限位板,1.2为限位保护台阶,1.3为前连接孔, 1.4为锁定钩,1.5为后连接孔,1.6为引导面,1.7为锁定槽,1.8为开口,2 为基座,2.1为前支座,2.1.1为前销孔,2.2为后支座,2.2.1为后销孔,2.2.2 为装配凹槽,3为扭簧,4为锁头,4.1为锁钩,4.2为扳手,4.3为销孔,4.1.1 为引导面,5为后销轴,6为前销轴,7为门体,8为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伍志勇,未经伍志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86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