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衣架、衣架的模具及衣架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8890.4 | 申请日: | 200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2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郭伟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伟佳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25/36 | 分类号: | A47G25/36;B29C49/48;B29C49/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汉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55 | 代理人: | 田子荣 |
地址: | 52840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衣架 模具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衣架、衣架的模具及衣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到的用于西装等高档服装及冬装的展示衣架,多采用实木制作,但是木制衣架存在以下问题:在南方潮湿的天气会变形,在北方干燥的天气会开裂。采用塑料衣架可解决上述问题,但目前用于展示西装及厚重衣服的塑料衣架全部是实心结构,成形时翘曲变形较大,外表面会出现收缩痕,极不美观,且浪费材料,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衣架,外形美观,外表面收缩痕少,翘曲变形较小,重量轻,节省材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衣架,包括塑料衣架本体和挂钩,所述形成衣架本体的塑料构件内部中空。内部中空的塑料衣架与实心塑料衣架相比,具有重量轻,节省材料,成本低,不易变形,外形美观的优点。
上述所述衣架本体外覆盖有装饰层。装饰层可以是仿木纹图案,使得塑料衣架具有木制衣架的外观效果,也可以是其他图案,使得衣架外形更美观。
上述所述衣架本体肩部位置设有防滑部件。
上述所述防滑部件为防滑垫。
上述所述衣架本体采用ABS或PS制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衣架的模具,使用该模具制造的衣架外形美观,外表面收缩痕少,翘曲变形较小,并且制造的衣架重量轻,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衣架的模具,包括前模、后模构成的衣架模具型腔,所述衣架模具型腔上设有吹气针。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在模具型腔外有塑料溶体收集腔,一导流槽,将塑料溶体收集腔与衣架模具型腔导通。该导流槽和塑料溶体收集腔有导流和收集溢出塑料溶体的作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该导流槽在衣架模具型腔的端口远离吹气针,这样有利于气体推动塑料溶体朝衣架模具型腔上远离吹气针的位置移动,有利于塑料溶体布满模具型腔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衣架的制造方法,采用该方法制造衣架生产周期缩短,制造的衣架外形美观,重量轻,成本低。
本发明衣架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向衣架模具型腔注射塑料熔体;
(2)用气体注射装置通过吹气针向塑料熔体内注射压缩气体,在压缩气体的推动下,塑料熔体充满模具型腔壁;
(3)冷却脱模,形成衣架本体。
上述所述步骤(1)中塑料熔体的注射剂量约为衣架总重量的2/3。
上述所述步骤(2)中注射的气体为氮气。因为氮气价廉、易得,且不与塑料熔体发生反应。
冷却脱模后,吹气针在衣架本体上留下挂钩安装孔。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通过在模具型腔上设置吹气针,在衣架成型过程中向模具型腔注射压缩气体,气体推动塑料溶体在模具型腔前进,气体的压力可使制品外表面紧贴模具型腔,制品表面不会出现凹陷,制品翘曲变形较小,提高了衣架的外观质量,降低废品率;2)中空结构的衣架与实心衣架相比,成型周期缩短,合模力吨位要求降低,注射压力降低;3)中空衣架重量轻,节省材料,制造成本低;4)本实用新型可以一模两用,既可以在注胶时吹气,形成空心的衣架本体,也可以在注胶时不吹气,形成实心的衣架本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衣架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衣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衣架模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前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衣架,包括塑料衣架本体1和设置在衣架本体上的挂钩2,衣架本体1的内部中空。衣架本体1外覆盖有装饰层3。衣架本体肩部位置设有防滑部件4。所述防滑部件可以是防滑垫,也可以是防滑条。衣架本体1采用工程塑料注塑成型,优选采用ABS或PS制作。
如图3和图4所示衣架的模具,包括模架11,喷嘴16,前模12与后模13构成的衣架模具型腔14,模具型腔14上设有吹气针15。在模具型腔外有塑料溶体收集腔19,一导流槽17,将塑料溶体收集腔19与模具型腔14导通,该导流槽17在模具型腔的端口18远离吹气针15。
本发明衣架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伟佳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伟佳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88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近红外光谱双视场干涉成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工位制刷旋转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