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结构的便携式充气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38948.5 | 申请日: | 200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3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黄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旭明 |
主分类号: | A47C4/54 | 分类号: | A47C4/5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华 辉 |
地址: | 51147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结构 便携式 充气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座椅,属于家具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改进结构的便携式充气座椅。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座椅家具一般分为中式和西式,中式座椅普遍采用木质框架搭配坐垫, 坐垫分为无弹性硬质坐垫和弹性软质坐垫,西式座椅普遍为皮质沙发或布艺沙发。现有这些 座椅虽然舒适度比较好,但是结构比较复杂,制造也相对较麻烦,同时,这些座椅家具体积 大,质量重,无法折叠或缩小,不利于输送和搬运,更不利于携带。
于是,人们开始研发生产一类体积可变且携带便利的充气座椅,例如中国专利号为 ZL92221071.3、名称为“便携式充气椅”的实用新型申请公开了一种采用气胆作为中间支撑 物、利用气胆充放气体积改变量大的特点来改变座椅体积的便携式充气椅,达到携带方便的 目的。然而,这种便携式充气椅零部件较多,造型不够美观新颖,而且舒适度也不够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型新颖、携带 便利且舒适度好的改进结构的便携式充气座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改进结构的便携式充气座椅,包括底座和气囊内胆,气囊内胆放置于底座上方;还 包括一外罩,所述外罩将底座和气囊内胆包裹于其内部。
进一步,所述外罩为袋状弹性罩体,其底部设有开口,底座和气囊内胆通过开口内置于 外罩。
进一步,所述外罩为袋状非弹性罩体,其底部设有开口,开口周端设有松紧绳,底座和 气囊内胆通过开口内置于外罩。
进一步,所述气囊内胆内置于外罩且与其连接固定,气囊内胆的气嘴朝向外罩底部。
进一步,所述气囊内胆内置于外罩且与其一体成型,气囊内胆的气嘴朝向外罩底部。
进一步,所述气囊内胆的气嘴处设有一用于充气和堵塞气嘴的单向气阀。
进一步,所述气囊内胆为圆形,或方形。
进一步,所述底座包括底盘和至少三个支承脚,底盘形状与气囊内胆适应配合,支承脚 与底盘活动拆卸连接。
进一步,所述底座包括底盘和至少三个支承脚,底盘形状与气囊内胆适应配合,支承脚 与底盘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外罩底部设有脚垫,脚垫通过外罩与底座卡扣活动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一、结构简单,零部件少,制作和组装都比较方便快捷;
二、造型美观新颖,由于外罩包裹住底座和气囊内胆,从外部只能看到外罩,因此如果 在外罩外表面通过色彩和图案的不同组合变换,可以营造出非常新奇的效果;
三、携带方便,由于气囊内胆充放气的体积改变量大,可以实现座椅的体积变化而达到 携带方便的效果;
四、舒适度好,整个座椅与人体的受力部位为气囊内胆,而由于气囊内胆内气体的可压 缩性,因此坐上去舒适度比较好。
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发明,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阐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单向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脚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5a、5b、5c、5d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组装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5d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充气座椅,包括底座1、气囊内胆2和外罩3,上 述部件相互独立且活动连接形成一体,其中,气囊内胆2放置于底座1上方,外罩3将底座 1和气囊内胆2包裹于其内部。
上述外罩3为袋状弹性罩体,其底部设有开口31,外表面为不同色彩和图案的组合变换, 气囊内胆2和底座1通过开口31内置于外罩3。
上述气囊内胆2为圆形,其内置于外罩3且与外罩3连接固定,气囊内胆2的气嘴21 朝向外罩3底部开口,便于气囊内胆2的充、放气,同时气囊内胆气嘴21处设有一用于充气 和堵塞气嘴的单向气阀22。使用时,将单向气阀22塞入气嘴21,其外端连接泵气装置,启 动泵气装置即可通过单向气阀22向气囊内胆2充气,而拆卸掉泵气装置,单向气阀22留在 气嘴21内又可以起到堵塞气嘴21防止漏气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旭明,未经黄旭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89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间距玻璃密封连接器熔融密封工艺
- 下一篇:一种家电插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