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纸张脱酸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39000.1 申请日: 2009-04-27
公开(公告)号: CN101538816A 公开(公告)日: 2009-09-23
发明(设计)人: 方岩雄;谭伟;胡明雪;陶建强;张焜;杜志云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市余平图文实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D21H25/18 分类号: D21H25/1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10006广东省广州***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纸张 脱酸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使用超临界流体进行纸张脱酸的方法,特别是用超临界流体对古籍进行脱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图书是人类文明的精神产品,也是人类物质文明和文化的主要载体和表征,是与各个历史时期人类文化和生产力的发展进程紧密相联的,是几千年的灿烂文明史给我们留下的一笔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据统计,目前由我国各图书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已达3000万册。但由于年代久远,历遭水火战乱、鼠啮虫咬等厄运,有些传世的珍贵善本也是千疮百孔、残缺不全。时值今日,只减不增的传世古籍愈加弥足珍贵,其中约5%的古籍文献已达到严重破损的程度。因此,如何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古籍文献,使破损的古籍文献得到及时的修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图书保护的内在问题,主要是防止书籍制作材料——“纸张”本身的破坏,确切地说是延缓、终止纸张返酸老化的过程。研究证明,酸是影响文献纸张保存寿命的重要因素。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在一般条件下,纤维素是非常稳固的,不易被水解、降解。但在酸的作用下纤维素分子极易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水解纤维素,纸张也随之脆化变质,严重时一触即碎,直至变为粉末。鉴于此种情况,《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将酸化单独定为一种破损现象,并按照不同酸化程度将酸化古籍分别列入1、2、3级破损,以期引起大家对酸化危害的足够重视。我国现在古籍的酸性情况严重,以国家图书馆的古籍为例,明清中文善本文献未酸化占33%、西文善本文献未酸化占8%,这部分文献目前不需要去酸,但需要采取积极的防酸措施防止酸化。75%的明前中文善本文献、14%的明清中文善本文献、8%的西文善本文献、20%的新善本文献、57%的民族语言文献、71%的舆图文献、33%的敦煌文献、50%的金石拓片和60%的名人手稿文献应该去酸处理。80%的新善本文献和29%的民族语言文献必须去酸处理。

“脱酸”是现代图书保护常用技术之一。在破损古籍中,因纸张酸化对古籍造成的损害占到相当大的比例。而且,纸张酸化对古籍所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虫蛀和鼠啮。在修复过程中,纸张的脱酸环节非常重要,是关系到古籍能否长久保存的重要措施。

纸张的酸性有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变质所致,有的是在制造过程中遗留的。大量民国时期的文献,其采用的是机制纸,都是经过化学作用加以清洗和漂白的。因此,在纸中还残留有硫酸、明矾等,这些都容易引起纸张腐蚀。并且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环保工作的滞后,某些城市的空气污染日趋严重,不仅二氧化碳、硫化物、氮化物含量激增,而且带来了酸性浮尘,这对古籍起着潜移默化的酸化腐蚀作用。酸性纸的耐折力低,当纸张的pH值低到4-4.5之间时,就变得相当脆弱。如果纸的pH值低于5.6,就应当采取脱酸措施。

据化学原理,纸张脱酸的方法可用碱性物质使纸张的酸性中和,从而达到纸张保护的目的。现在应用的大部分脱酸技术是用手工操作的溶液法,纸张必须一页一页处理,费时费力;大规模脱酸技术主要有液相除酸法和气相除酸法。

液相除酸法是用碱性水溶液或碱性有机溶液除酸,如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钙-碳酸氢钙溶液、碳酸氢镁溶液、氢氧化钡甲醇溶液、醋酸镁甲醇溶液、甲氧基甲基碳酸镁溶液等。气相除酸是使用碱性气体除酸,如氨、吗啉、二乙基锌等。

在液相除酸法中,有机溶液除酸比水溶液除酸更好,但是大量的甲醇及氟氯烃类有机溶剂使用,会带来污染问题。同时,整本书的除酸也与气相法一样需要特殊的设备。液相除酸后,纸张有时会弯曲,油墨会渗透,出现交叉染色。

已经使用的大批量除酸法主要有Wei T’O法、Battelle法、bookkeeper法、DEZ法、Fmc法、甲氧或乙氧甲基镁溶液去酸法。

Wei T’O法是用5%甲氧基碳酸镁、5-10%甲醇和90%氟利昂配合使用。Battelle法是Wei T’O法的改进,用硅油代替氟利昂。bookkeeper法用氧化镁和氟利昂去酸。Fmc法选用的去酸剂为溶解在氟利昂113中的碳酸镁醇盐,或溶解在庚烷中的二丁氧基代二乙氧基碳酸镁。甲氧或乙氧甲基镁溶液,选用氟利昂作溶剂。DEZ法,用气相二乙基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市余平图文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市余平图文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90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