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釉下红陶餐具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9221.9 | 申请日: | 200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8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翁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翁汉荣 |
主分类号: | A47G19/00 | 分类号: | A47G19/00;C04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1031广东省潮州市枫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釉下红陶 餐具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日用餐具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釉下红陶餐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日用餐具主要由陶瓷制成,主要有强化瓷、高白瓷、骨瓷、美质瓷等陶瓷制品,这些陶瓷制品虽强化性能好,耐冲击、耐高温、其不足之处为烧成温度较高,能耗高,重量较重,保鲜保健性能效果一般,且产品经高温烧成不能风化降解,用后丢弃容易造成对环境污染,特别是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次品形成陶瓷垃圾,更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而用红土瓷泥生产的红陶制品虽然有重量轻、烧成温度较低,能耗低,且产品破损后容易风化,但由于其质地较脆,目前仅应用于茶具、工艺品等,还没有应用于日用餐具,应用领域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为克服陶瓷餐具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量轻、烧成温度较低、能耗低,产品破损后容易风化,减少环境污染;且产品的热稳定性能较高,对食品保鲜性效果佳的餐具,满足人们现代生活的需要。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釉下红陶 餐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料:采用矿土为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为:紫泥土35~45%、红粘土25~35%、自粘土25~30%;
(2)制作红陶瓷泥:将按步骤(1)中所述比例的矿土混合,加适量水,经过球磨、搅拌加工12小时,过200目浆泥目筛,进行压干成型成为红陶瓷泥;
(3)制作红陶餐具坯体;
(4)素烧,将红陶餐具坯体在氧化气氛下烧成,烧成温度为950~1000℃,烧成时间为7.5~8小时,终点温度后,止火,保温7~8小时自然冷却,出窑;
(5)上底釉,进行表面装饰处理;
(6)入窑烤色烘干,烘干温度为740~760℃,时间为3~4小时,终点温度,止火,保温9~10小时;
(7)上透明釉,入窑进行釉烧,烧成温度为1050~1100℃,烧成时间为9~10小时,终点温度后,止火,保温11~12小时,冷却,出窑;
(8)检验、包装、入库。
上述步骤(3)所述制作红陶餐具坯体为采用滚压成型或注浆成型。
上述步骤(5)所述上底釉为上陶瓷白釉或色釉,所述表面装饰处理为贴花纸或绘制所需图案。
应用本发明,该红陶餐具具有重量轻、烧成温度较低、能耗低,与陶瓷制品相比,节能20%以上,减耗15%以上,产品破损后容易风化,减少对生态环境污染的优点;且产品的热稳定性能较好,达到200℃±20℃,可适合于微波炉使用;产品气孔大,对食品保鲜性效果也较佳,且该产品变型率小,规整度好,故可大大提高产品成品率;且该红陶餐具采用釉下彩工艺,产品花纹图案不褪色,色彩鲜艳,品质高雅,铅、镉溶出量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指标,满足新时代人们所追求的高品位多层次,重视健康环保物质要求的需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釉下红陶餐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料:采用矿土为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为:紫泥土40%、红粘土30%、白粘土30%;
(2)制作红陶瓷泥:将按步骤(1)中所述比例的矿土混合,加适量水,经过球磨、搅拌加工12小时,过200目浆泥目筛,进行压干成型成为红陶瓷泥;
(3)采用滚压成型制作红陶餐具坯体;
(4)素烧,将红陶餐具坯体在氧化气氛下烧成,烧成温度为980℃,烧成时间为8小时,终点温度后,止火,保温7.5小时自然冷却,出窑;
(5)上陶瓷白釉,贴花纸;
(6)入窑烤色烘干,烘干温度为750℃,时间为4小时,终点温度,止火,保温9小时;
(7)上透明釉,入窑进行釉烧,烧成温度为1080℃,烧成时间为9小时,终点温度后,止火,保温12小时,冷却,出窑;
(8)检验、包装、入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翁汉荣,未经翁汉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92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驱动送料装置的使用方法
- 下一篇:用于输送建筑物料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