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先引出浆流后添加稀释水调节纸张横幅定量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39255.8 | 申请日: | 200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5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安;樊慧明;王建高;陈克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21F1/06 | 分类号: | D21F1/06;D21F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卫东 |
地址: | 51064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出 浆流后 添加 稀释 调节 纸张 横幅 定量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浆造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先引出浆流后添加稀释水调节纸张横幅定量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局部调节浆料浓度控制全幅定量方法的发明和应用大大地提高了纸张的横幅定量分布水平和纤维取向的均匀程度。一般稀释水流浆箱的调节方法均是沿流浆箱横向在布浆管束中添加稀释水,通过改变稀释水的量来调节布浆管束中各管的浆料浓度,从而达到调节纸张横幅定量的目的。
美国专利US6432275B1提出了一种方法,它利用浆料在管子的流动过程中,表现为中间浓度高,管壁边缘浓度低的原理,在布浆管束中安装增浓元件,从布浆管束的各排管中引出一部分浓度低的流体,然后再通过另外的管道在增浓元件后从进浆总管引入浆流与增浓后的浆流混合,引出的流体与增加的流体数量相等,从而保证管中的流量不变,而浓度发生变化,这样调节纸张的横幅定量。但存在三个问题:
其一、尽管管壁边缘浆流的浓度比中间的浓度低,但相差有限,因此用平均浓度的浆流置换出边缘较低浓度浆流来调节浆料浓度时,其调节幅度非常有限。
其二、引流支管安装在布浆管束之间,其安装位置及尺寸大小都受到布浆支管间距的影响,为了满足均匀布浆的要求,布浆管束之间的间距通常很小,于是引流支管必须很小,由于引出和引入的浆料浓度都比较大,特别是引入管的浆浓为主浆流的平均浓度,这样引流支管容易堵塞;另一方面,引流支管又必须与每列布浆管中的每根管相连,这无疑又增加了加工制造的难度。
其三、流浆箱通常在布浆管束与唇口区之间会有一个中间平衡室和湍流发生器,稀释水与主浆流在布浆支管中混合,但从布浆管束出来的小股浆流,相互之间不可避免将产生部分混合,同时,平衡室出口处湍流发生器所产生的阻力也会促进平衡室中浆流的混合,从而影响流浆箱横幅局部浆流的调节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先引出浆流后添加稀释水调节纸张横幅定量的方法,该方法实现了在不改变湍流发生器各管流量的基础上,改变流浆箱横幅局部的浆料浓度,同时有效地避免了由于布浆管束出来的各股浆流在平衡室中混合对稀释水调节效果的影响。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上述方法的先引出浆流后添加稀释水调节纸张横幅定量的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先引出浆流后添加稀释水调节纸张横幅定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布浆管束将进浆总管中的浆料送至平衡室后,浆料继续进入浓度调节模块;
(2)在浓度调节模块中,浆料首先进入引流单元,然后一部分浆料经过引流系统排出,剩余的浆料进入稀释单元,稀释系统向剩余的浆料中添加稀释水,浆料和稀释水在稀释单元的混合段中充分混合;
(3)稀释后的浆料进入湍流发生器,最后通过唇口区喷浆上网。
所述排出的浆料流量为浆料总流量的1%~10%;所述添加的稀释水流量与排出的浆料流量相等。
所述稀释水为浓度小于0.1%的稀白水或清水。
本发明一种用于上述方法的先引出浆流后添加稀释水调节纸张横幅定量的装置,包括流浆箱、引流系统和稀释系统,按照浆料的流动方向,所述流浆箱内部为依次连接的进浆总管、布浆管束、平衡室、浓度调节模块、湍流发生器和唇口区;所述浓度调节模块由多个相同结构的调浓组件组成,每个调浓组件包括引流单元和稀释单元;所述引流系统由引流单元、引流支管和引流总管依次连接组成,引流支管上设有引流调节阀;所述稀释系统由稀释单元、稀释水支管和稀释水总管依次连接组成,稀释水支管上设有稀释水调节阀。
其中,浓度调节模块的进口高度取决于平衡室的出口高度,浓度调节模块的出口宽度及其它尺寸取决于浆料控制要求及湍流发生器中各湍流管的排列状况。
所述引流单元由内管、外管以及设于外管管壁上的引流出口组成,内管和外管嵌套连接,引流出口与引流支管连接,引流支管与引流单元成90°角设置。
所述引流出口与外管进口的距离为引流单元总长的1/3。
所述内管为圆管或长方形管,所述外管为长方形管;内管管壁与外管管壁的间距为10~12mm。
按照浆料流动方向,所述稀释单元分为进浆段、混合段和出浆段;进浆段一端与引流单元相接,另一端与混合段相接;出浆段一端与混合段相接,另一端与湍流发生器相接;进浆段上设有稀释水入口,稀释水入口与稀释水支管连接,稀释水支管与稀释单元的连接角度可为0°~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92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强度经编加筋土工布
- 下一篇:一种苎麻赛络纺高支股线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