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混凝土结构内部缺陷及结构厚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39270.2 | 申请日: | 200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1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树风 |
主分类号: | G01N19/08 | 分类号: | G01N19/08;G01B2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5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混凝土结构 内部 缺陷 结构 厚度 方法 | ||
1.本发明是一种检测混凝土结构内部缺陷及结构厚度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称为压痕法,其内容是使用可以产生压痕的试件,将试件预埋置于要检测的混凝土结构中,使试件与混凝土结构发生接触而产生相互间的压力作用,试件一端或两端出露于混凝土结构界面外,当和试件接触的混凝土区域无缺陷时,试件和混凝土之间的压力作用使得试件产生压缩变形,试件对应于混凝土缺陷的区域或位于混凝土结构外的区域则受到的压力作用减小或不受压力作用而在试件上形成缺陷或边界等异常界线痕迹,这种痕迹和缺陷边界或结构界面位置对应,通过对试件压痕的标识可以检测该试件附近混凝土结构内部缺陷情况,或者通过对混凝土结构界面处压痕的标识测定混凝土结构厚度。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采用检测装置,该装置使用可以在压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的材料制作成检测主体部分,使用时将装置预埋在正在浇筑的混凝土中,装置的检测主体部分与混凝土接触,通过该装置,在混凝土凝固后把可以在压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的检测主体部分从混凝土结构中取出,通过检测主体部分和混凝土发生接触作用产生的压痕可以检测该试件附近混凝土结构内部缺陷情况,或者通过对混凝土结构界面处压痕的识别测定混凝土结构厚度。
3.按照权利要求1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采用预埋试件,将其预埋在正在浇筑的混凝土中,在混凝土凝固后把该试件从混凝土中取出,在该装置留下的空位放入可产生压痕的检测用试件,对该试件施加作用力,使试件和混凝土之间产生压力作用,在试件上产生压痕,再将试件取出,通过检测试件的压痕可以检测该试件附近混凝土结构内部缺陷情况,或者通过对边界压痕的识别测定混凝土结构厚度。
4.按照权利要求1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采用用于预埋在混凝土结构中的检测试件,该试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使用塑性橡胶制作的一端开口的圆管,其主要作用是检测时橡胶管壁可以产生压痕,另一部分是塑性橡胶管内放置的尺寸和塑性橡胶管内腔相吻合的硬质内套管,将检测试件预埋在正在浇筑的混凝土结构的拟检测位置,当混凝土结构固结后,将塑性橡胶管取出即可进行对压痕的标识和检测工作了。
5.按照权利要求1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塑性橡胶圆管和硬质内套管组成的检测试件,在橡胶管外套上塑料薄膜套,内套管和橡胶管之间放置润滑物质。
6.按照权利要求1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塑性橡胶圆管和硬质内套管组成的检测试件的内套管可以收拢或撑起为管状。
7.按照权利要求1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用塑性橡胶制作可充气的封闭管,管内增加高强软质内衬,使用时先将管内充以高压气体,然后预埋在拟检测的混凝土中,检测时先将管内高压气体放掉,取出橡胶管即可通过管上的压痕情况进行检测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树风,未经张树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927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