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然植物抗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39448.3 申请日: 2009-05-09
公开(公告)号: CN101543309A 公开(公告)日: 2009-09-30
发明(设计)人: 戴瑞萍 申请(专利权)人: 戴瑞萍
主分类号: A23L3/3472 分类号: A23L3/3472
代理公司: 揭阳市博佳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黄镜芝;黄少松
地址: 515326广东省普宁市云落镇***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天然 植物 抗氧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植物抗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抗氧化剂按来源可分为合成抗氧化剂和天然抗氧化剂两类。合成抗氧化剂如BHA(丁基羟基茴香醚)、BHT(二丁基羟基甲苯)、PG(没食子酸丙酯)等。它们用于许多食品中以防止酸败和油脂类的氧化。由于耽心合成抗氧化剂对健康的潜在危害,如BHA在动物实验中是致癌的。现在抗氧化剂主要有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C植物提取成本过高,目前主要是人工合成;业已查明,天然维生素E对植物油的抗氧化效果并不理想,从天然植物中寻找抗氧化物质是研究的一个热点,抗氧化物质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作为食品添加剂时广泛应用于加工食品中。研究还表明抗氧化物质具有降低患癌症、心血管疾病及中风等疾病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其有效成分精制而成的天然植物抗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天然植物抗氧化剂,其活性成分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提取制成:青茶20-30、绿茶50-60、含羞草10-15。青茶、绿茶和含羞草均可采用鲜料或干料,同时采用鲜料或者同时采用干料可采用上述重量比例,当其中一部分原料为鲜料而另一部分原料为干料时,则可以按鲜料∶干料=10∶2折算。

本发明,制备所述天然植物抗氧化剂的方法,是将重量比为青茶20-30、绿茶50-60和含羞草10-15的原料,按原料总重量加2-8倍的水(当采用鲜料时加入的水应少些,例如2-4倍重量的水,当采用干料时加入的水应多些,例如5-8倍重量的水)用热回流低温提取浓缩机组回流提取2次,每次30-40分钟,蒸汽加热至沸腾,温度98℃~100℃,保持微沸回流提取30-40分钟,将药液过滤,滤液在外循环浓缩器浓缩,压力0.03~0.05Mpa,温度65℃~75℃浓缩,然后,经精制分离、喷雾干燥,在洁净区用多功能粉碎机粉碎,得粒度为120-200目的细粉状产品。

喝茶有利于健康早已被人们所接受,喝茶可以预防疾病也已被实验所证实。研究表明,茶叶中对人体健康最有益的物质是具有很强抗氧化能力,它能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和脂类自由基,预防脂质的过氧化,而且具有抑制肿瘤发生,延缓衰老等功能。经油脂抗氧化活性的测定、抑菌性试验、安全性评价和应用研究,茶叶天然抗氧化剂有如下特点:

第一,抗氧化的效力强,茶叶天然抗氧化剂对油脂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活性,而且效果不比维生素E差,对油脂的氧化抑制率可达96%以上。

第二,对动植物油脂都有抗氧化作用。业已查明,天然维生素E对动植物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而对植物油的抗氧化效果并不理想,一般认为是因植物油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维生素E等天然抗氧化成分的缘故。而茶叶天然抗氧化剂,不论对动物油还是植物油,都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茶叶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植物多酚占茶干物重的20-25%,维生素E、A、B、C、P等的含量也较多,自古以来,茶是一种健康饮料,安全性高,比其他植物的抗氧化成分有着显著的优点。我国盛产各种茶叶,开发茶叶天然抗氧化剂有着广阔的前景。

含羞草的药理作用为:

第一、止咳、祛痰作用:小鼠灌服根煎剂有明显止咳作用(氨水喷雾法),但祛痰作用不显著(酚红法)。

第二、对平滑肌的作用:豚鼠离体支气管肺灌流试验证明根煎剂并无舒张作用,对离体兔回肠则有明显的抗乙酰胆碱作用,抽提物1号(生物碱)作用也很显著,抽提物3号(黄酮甙)及4号(内酯性物质)抗乙酰胆碱作用均较弱。

第三、抗菌作用:根在试管内对金黄色与白色葡萄球菌、卡他双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大肠杆菌亦有作用,但对肺炎双球菌、甲型和乙型链球菌及流感杆菌作用微弱。总生物碱和根煎剂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鼻病毒17型有抑制,对腺病毒7型不敏感(人胚肾原代单层细胞培养法)。

综上所述,由于茶叶(尤其是绿茶)和含羞草具有优良的抗氧化作用和抗菌作用,本发明以青茶、绿茶和含羞草为原料,通过三者之间的配伍,提取其活性成分,制成天然植物抗氧化剂,广泛用于食品添加剂,不仅对被添加的食品具有抗氧化,延长保质期的作用,同时,对人体还具有降低患癌症、心血管疾病及中风等疾病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瑞萍,未经戴瑞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94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