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体式火锅锅体的锁紧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40258.3 | 申请日: | 200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4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简伟文;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伊立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10 | 分类号: | A47J2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34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火锅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体式火锅,特别涉及一种分体式火锅锅体的锁紧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分体式火锅由于其锅体和包含加热器的底座是分离结构,具有便于清洗锅体的优点;但是在涮火锅的过程中,由于锅体直接放置在底座上,锅体容易翻倒,形成易烫伤使用者的安全隐患。针对该弊端,有人提出了将锅体锁紧在底座上的结构,如专利申请号为03225216.1,名称为“一种分体式电火锅”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电火锅,包括锅体、底座,在底座上设置有电热盘,锅体放置在底座上的电热盘上,电热盘和底座间安装有若干弹簧,底座上设有若干个销轴座,若干个销轴座分别设有销轴孔,销轴安装在销轴孔内,若干个连接机构K通过销轴分别与销轴座转动连接,锅体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卡槽,锅体通过连接机构K紧锁在卡槽上与底座固连接,使用后需清洗时向上拉起连接机构K中的把手,进而将连接机构从锅体上脱开,锅体即可与底座分开。但是该专利技术中锅体的固定是通过锅体外侧壁的卡槽与底座上的连接机构K相互配合锁紧,在操作中几个连接机构K需同时锁紧或脱开,否则易造成锅体侧翻,操作者使用不便且不安全;另外,在锅体外侧壁设卡槽增加了锅体的加工工艺,同时卡槽内也容易积垢。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特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高且操作方便的分体式火锅锅体的锁紧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下述技术方案:
分体式火锅锅体的锁紧机构,所述火锅包括锅体、发热盘、反射板及底座,所述发热盘弹性固定在所述反射板上或所述底座内,所述反射板固定在所述底座内,所述锅体放置在所述发热盘上,并可以通过锁紧机构锁紧在所述发热盘上;所述锁紧机构包括:
(1)设置在所述锅体外底面并凸出其底面的锅体支撑架;
(2)设置在所述反射板下面的传动连杆,所述传动连杆的一端延伸出所述底座并在延伸端部设置按压手柄;所述传动连杆沿其中轴方向可滑动地固连在所述反射板上;
(3)在所述反射板下面固连设置至少一个弹性锁钩,所述弹性锁钩包括锁钩柄及固定支座,所述锁钩柄的尾端可转动地固连在所述固定支座上,而所述固定支座固连在所述反射板上;所述传动连杆可以推动所述锁钩柄在所述固定支座上转动,所述锁钩柄的顶端部位自由穿过所述反射板并延伸到所述锅体支撑架的内侧边;
(4)所述锁钩柄的尾端与所述固定支座的转轴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锁钩柄的顶端部位设置有钩状臂;在所述复位弹簧的扭力作用下,所述锁钩柄的顶端部位的钩状臂可以钩住所述锅体支撑架;而推动所述传动连杆时可以同步推动所述锁钩柄的顶端部位的钩状臂脱离所述锅体支撑架。
上述发热盘是包括对火锅锅体进行电加热的加热器及对加热器固定支撑的盘状固定架,所述锅体的外底面一般是直接放置在加热盘上加热的。所述反射板是固定在底座内用于隔离发热盘与底座内其它电器元件的元件,同时发射板起到隔热和反射热辐射的作用。加热盘的下部一般设置若干个弹簧或其它弹性元件,使加热盘能弹性固定在所述反射板上或所述底座内,当锅体放置在所述加热盘上时,加热盘因锅体的重力作用或外界施加力而相对移动,当取下锅体,则加热盘在弹簧或其它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弹性移动复位。所述底座是容纳包括加热盘、反射板及电路控制系统等除锅体之外其它所有配件的元件。
本发明还可以是,所述锅体支撑架呈环形,环形圈上具有一圈向内径向凸出的凸出边,所述锁钩柄的钩状臂可以钩挂在该凸出边上。
本发明还可以是,所述锅体支撑架呈环形,环形圈上至少具有一个窗孔,所述第一锁钩柄的钩状臂可以钩挂在该窗孔上。
本发明还可以是,所述传动连杆上设置有长条状槽,所述长条状槽的尺寸基本适配所述锁钩柄的转动行程,所述锁钩柄穿过所述长条状槽后再延伸穿过所述反射板到所述锅体支撑架的内侧边,所述传动连杆通过所述长条状槽推动所述锁钩柄在所述固定支座上转动。
本发明还可以是,所述传动连杆上设置有支臂,所述锁钩柄可滑动地搭接在所述支臂的侧边,所述传动连杆通过所述支臂推动所述锁钩柄在所述固定支座上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伊立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伊立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02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系统组态的增量式在线下载方法
- 下一篇:激光互注入组束耦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