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上电复位和欠压关断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40361.8 | 申请日: | 200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8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照;李正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润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22 | 分类号: | H03K17/22;G06F1/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永庆 |
地址: | 510000广东省广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位 欠压关 断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集成电路领域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但不限定于cmos混合信号电路中的上电复位和欠压关断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上电复位电路在混合信号和片上系统中应用广泛。在系统加电时,电源电压会从零上升到正常工作电压。但电路器件要正常工作需要一个最小的电源电压,如果电源尚未上升到足够高的电平,就使电路工作,容易引起数字电路或存储单元的错误动作,造成系统运行错误。
上电复位电路在电源电压升高到设定值时,才送出上电复位信号,使电路开始工作。当电源下降到设定值时,关断电路,避免出现错误的工作状态。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0510072676.2公开了一种名为《提供上电复位信号的装置和方法》,其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使用两个电阻串联分压来检测电源电压,因此其分压部分会消耗较大电流,电阻面积也会很大。同时MOS管还存在亚阈值导通的现象,即使栅极电压达不到阈值电压,也会有电流流过,这样电路在电源升高到多少时产生复位信号变得难以控制。另外MOS管阈值电压还会随工艺角和温度不同有较大变化,从而电路对工艺角和温度的适应性非常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功耗的,可在各种工艺角和较宽温度范围内可靠工作的上电复位和欠压关断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上电复位和欠压关断电路,包括分压跟随电路、电压比较器、延迟缓冲电路和清零关断电路,所述的分压跟随电路由两路检测电路产生两路输出给电压比较器作比较,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经过延迟缓冲电路的延迟和整形产生上电复位信号输出,所述的清零关断电路可以使输入EN来决定复位的时机。
所述的两路检测电路一路是电容C1和C2串联分压检测电源电压,另外一路使用二极管D1,N-WELL电阻R1和硅化多晶电阻R2串联分压。
所述的电压比较器使用一个两级运放,其正端输入接二极管D1和电阻R1分压的输出,负端接电容C1和C2分压的输出。
所述的延迟缓冲电路由电阻R3,MOS管电容C3和PMOS管M1组成。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本发明在电源电压上升并稳定一段时间后,产生上电信号,使电路开始正常工作。在电源电压不足时,送出低电平信号,关断电路,本发明采用了一种新颖的电源检测方式。用电容分压检测电源电压来节省功耗,用差分对比较的方式,避免MOS管阈值电压随工艺变化很大和亚阈值导电的问题,用二极管产生基准电压避免复杂的基准产生电路,节省功耗和面积。本发明结构简单新颖,占用芯片面积小,功耗低。可以在片上系统中提供上电复位和欠压关断功能,可以在各种工艺角和较宽温度范围内可靠工作,并只消耗很小的电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现有的上电复位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上电复位和欠压关断电路的方框图;
图3是上电复位和欠压关断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电压检测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所述的上电复位和欠压关断电路,包括分压跟随电路1、电压比较器2、延迟缓冲电路3和清零关断电路4,所述的分压跟随电路1由两路检测电路产生两路输出给电压比较器2作比较,电压比较器2的输出经过延迟缓冲电路3的延迟和整形产生上电复位(power-on reset)POR信号输出,所述的清零关断电路4可以使输入EN来决定复位的时机。
如图3所示,所述的两路检测电路一路是电容C1和C2串联分压检测电源电压,使用电容分压可以得到精确的分压比例,电容下面还可以放置电路,节省芯片面积,同时没有静态功耗。另外一路使用二极管D1,N-WELL电阻R1和硅化多晶电阻R2串联分压,一方面二极管可以减小落在电阻上的压降,缓解电阻值在面积和消耗电流上的折中。同时N-WELL电阻还可以抵消二极管的温度特性。使电路特性对温度的变化的敏感程度降低。
所述的电压比较器2使用一个两级运放,其正端输入接二极管D1和电阻R1分压的输出,负端接电容C1和C2分压的输出。MOS电容电容密度较大,可节省面积。两级反相用来缓冲整形驱动负载。与门实现外部清零关断的功能,复位可与上电分开,实现更大的灵活性。
所述的延迟缓冲电路3由电阻R3,MOS管电容C3和PMOS管M1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润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润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03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射成型模具分穴装置
- 下一篇:侧向压紧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