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封堵管口的水下管道连接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0867.9 | 申请日: | 2009-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8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苏培奇;周育军;邵孟新;姚雄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00 | 分类号: | F16L1/00 |
代理公司: | 江门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冯剑明 |
地址: | 510000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堵 管口 水下 管道 连接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封堵管口的水下管道连接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雨、污水等市政管道需要维修、改造的,应首先进行截水,常规的截水方法是用砂包或砌砖封堵管口。但在高水位条件下,这两种方法的施工难度大,容易被水压冲垮,堵管成功的几率比较低,而且施工完后必须清理干净,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高水位下可以堵管成功,而且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的堵管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封堵管口的水下管道连接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①、根据水位高低,计算出水压力大小,并按照水下管道形状尺寸而制作出堵管塞子,堵管塞子为截面为梯形的旋转体;
②、将堵管塞子吊至水下管道的管口位置,并在水下将堵管塞子尺寸较小的一端对准水下管道,堵住管口;
③、用挖掘机挖开未施工管道,露出管口位置,抽干管内的水,进行正常的管道连接施工;
④、往连接好的管道内灌水,待堵管塞子两端水压力平衡后取出堵管塞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①所述的堵管塞子采用金属或木材制作而成,堵管塞子外采用吸水材料包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水的压力可将堵管塞子压紧水下管道的管口,而且抽干管道内的水后,使得堵管塞子在堵住管口后不易松脱,另外还使用吸水材料包裹住堵管塞子,更可使得堵管塞子跟管口的连接位置更加密实,而且堵管塞子可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堵管前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堵管后施工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施工完成后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堵管塞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4,一种封堵管口的水下管道连接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①、根据水位高低,计算出水压力大小,并按照水下管道1形状尺寸而制作出堵管塞子2,堵管塞子2为截面为梯形的旋转体;所述的堵管塞子2采用金属或木材制作而成,堵管塞子外采用吸水材料21包裹,例如毛毯等。
②、利用钢丝绳或绳索将事先制作好的堵管塞子2吊至水下管道1的管口位置,派遣水性较好的人员潜入水中将堵管塞子2尺寸较小的一端对准水下管道1,堵住管口;
③、用挖掘机挖开未施工管道3,露出管口位置,抽干管内的水,进行正常的管道连接施工;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潜入水中的人员安全需得到保证;另外堵住管道后肯定还会有少量水会渗入,所以施工中抽水工作不能间断。
④、往连接好的管道内灌水,待堵管塞子2两端水压力平衡后取出堵管塞子2。
本发明利用水的压力可将堵管塞子2压紧水下管道1的管口,而且抽干管道内的水后,使得堵管塞子2在堵住管口后不易松脱,另外还使用吸水材料21包裹住堵管塞子2,更可使得堵管塞子2跟管口的连接位置更加密实,而且堵管塞子2可重复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未经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08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发热型多波长LED发光二极管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