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盗、报警车用安全锤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0881.9 | 申请日: | 2009-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2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彭新录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新录 |
主分类号: | B60R21/00 | 分类号: | B60R21/00;B60R2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永庆 |
地址: | 523000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盗 警车 安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应急逃生工具,尤其是一种防盗、报警车用安全锤。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辆尤其是密闭车厢的车辆,一般都会配备车用逃生工具如安全锤等,安全锤一般是锤体与安装底座一同安置在车辆车厢中,当遇到突发事件并危及到人的生命安全时,需要打破玻璃窗逃生,人们即可从安装底座上取下锤体来敲破车厢玻璃逃生。然而,由于人群中存在一些素质较低的人,加上锤体和安装底座之间没有很好的防盗措施,致使一些公共车辆上的安全锤的锤体屡屡发生失窃或遗失现象,既令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偷窃得的安全锤锤体去从事非法的勾当,又会留下当出现危急情况时无安全锤可用的隐患。现在也有通过增加铁链的方式将锤体与底座连接在一起,但是施加大点的力,还是可以把锤体取走,无法真正起到防盗报警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盗性能好,且被盗发出报警信号的防盗、报警车用安全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盗、报警车用安全锤包括底座和锤体,所述锤体上设有固定槽口,在底座上设有与锤体相适应的定位座和与锤体固定槽口相适应的固定装置,在底座上还设有警报器,警报器通过触发开关与锤体相接触,所述的固定装置由滑轨、可沿滑轨上下移动的曲臂、电磁吸和固定在底座上的开启弹簧组成,所述的电磁吸的一端与曲臂连接,另一端与开启弹簧连接。
所述定位座由固定座、弹簧和钢球组成,该弹簧安装在固定座内,并与钢球相连接。
所述锤体与定位座相对应处设有与钢球相配合的凹槽。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在锤体上设置固定槽口,并在底座上设有与锤体相适应的定位座和与锤体固定槽口相适应的固定装置,在底座上还设有警报器,警报器通过触发开关与锤体相接触,所述的固定装置由滑轨、可沿滑轨上下移动的曲臂、电磁吸和固定在底座上的开启弹簧组成,所述的电磁吸的一端与曲臂连接,另一端与开启弹簧连接。故本发明的锤体可由底座的定位座对其进行定位,通过固定装置的电磁吸在通电状态下动作,克服开启弹簧的张力带动曲臂沿滑轨向下移动,曲臂进入到锤体的槽口内,从而将锤体锁住,若强行取走锤体,便会触动触发开关,警报器发出警报,因此,起到很好的防盗和警报作用。电磁吸断电失去磁性,在开启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带动曲臂沿滑轨向上移动,曲臂退出锤体的槽口,使锤体处于开启状态,可以轻松取出锤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锤体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俯视图。
图中:1底座,2锤体,21槽口,22凹槽,3定位座,31固定座,32弹簧,33钢球,4固定装置,41滑轨,42曲臂,43电磁吸,44开启弹簧,5警报器,6触发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和3所示,本发明的防盗、报警车用安全锤包括底座1和锤体2,所述锤体2上设有固定槽口21,在底座1上设有与锤体2相适应的定位座3和与锤体固定槽口21相适应的固定装置4,在底座1上还设有警报器5,警报器5通过触发开关6与锤体2相接触,所述的固定装置4由滑轨41、可沿滑轨上下移动的曲臂42、电磁吸43和固定在底座上的开启弹簧44组成,所述的电磁吸43的一端与曲臂42连接,另一端与开启弹簧44连接。所述定位座3由固定座31、弹簧32和钢球33组成,该弹簧32安装在固定座31内,并与钢球33相连接。上述锤体2与定位3相对应处设有与钢球33相配合的凹槽22,便于锤体2定位在定位座3上。其工作原理如下:将锤体2放在底座1上,由定位座3对其定位,装取自如;接通电源,电磁吸43克服开启弹簧44张力向下移动,曲臂42进入槽口21锁住锤体,从此锤体2不易被取走。若强行取走锤体2便触发与锤体2相接触的触发开关6,警报器5发出声光报警。即使没有车用电源,声光报警都能起到报警功能,因警报器5有自带电源,从而起到防盗作用。如车辆发生意外或整车没电,电磁吸43失去磁性,开启弹簧44在弹力作用下使曲臂42退出槽口21,从而轻松取出安全锤,并发出强烈的声光警报,吵醒熟睡的乘客逃生。本发明在整车无电的情况下可自动解锁,方便取下来敲破车窗玻璃逃生,是车厢安全保障工具,且本发明的安全锤可由司机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新录,未经彭新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08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色地图算盘计算器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地震检波器芯体组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