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物基础桩弹性波层析成像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1112.0 | 申请日: | 2009-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4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邓业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业灿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G01N29/04;G01N29/07;G01B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冬涛 |
地址: | 510080广东省广州市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物 基础 弹性 层析 成像 检测 方法 | ||
1、建筑物基础桩弹性波层析成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步骤如下:
(1)在待检测桩的侧边布设探测孔,探测孔最少一个探测孔为发射孔,一探测孔为接收孔;
(2)在发射孔内设置弹性波发射源;在接收孔内设置有弹性波接收装置,弹性波接收装置与信号记录处理系统连接;
(3)发射源激振产生弹性波,弹性波传播经过岩、土层及待检测桩的桩体被接收孔内的弹性波接收装置接收并传至信号记录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4)信号记录处理系统将接收到的弹性波信号处理成弹性波层析成像图,根据弹性波层析成像图判断待检测桩的桩长度及桩身完整性和桩底持力层完整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基础桩弹性波层析成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射孔和接收孔位于待检测桩的两侧,发射孔和接收孔与待检测桩的中心点呈对称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物基础桩弹性波层析成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射孔和接收孔分别有若干个,每对发射孔和接收孔分别位于待检测桩的两侧,与待检测桩的中心点呈对称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基础桩弹性波层析成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测孔的深度大于桩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基础桩弹性波层析成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射源是用电火花震源、爆炸震源或超磁致震源,发射源与地面上的发射机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基础桩弹性波层析成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波接收装置是接收换能器或检波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基础桩弹性波层析成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记录处理系统包括有声波仪或地震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基础桩弹性波层析成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射源激振产生弹性波采用一孔激发,跨孔单道接收或一孔激发跨孔多道接收的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建筑物基础桩弹性波层析成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射源的发射点距和接收点距为0.1、0.25、0.5或1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基础桩弹性波层析成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波层析成像图的数据处理方法如下:
(1)第一步进行网络划分,设成像剖面内共测有N条射线,首先根据测试精度将剖面分为M个单元;
(2)第二步建立并求解大型射线走时方程组:
其中:Lij:第i条射线在第j个单元内的路径长度;
ΔVj=1/vj是第j个单元的曼度值(速度的倒数);
ti:第i条射线走时值。
(3)第三步计算出ΔVj后,对初始弹性波速模型进行修正,重新迭代上述方程组,直到实测走时与理论走时的相对误差小于5%,即可输出结果,最终生成弹性波层析成像图,根据不同位置上接收的弹性波速差异,便可直观准确地判断基础桩长度及对基础桩桩身完整性和桩底持力层完整性作出评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业灿,未经邓业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111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