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作生物有机肥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41567.2 | 申请日: | 200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8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程林春;赵大伟;恽辉;余忠丽;彭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希普生物饲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7/00 | 分类号: | C05F17/00;C05F15/00;A01K67/02;A01K1/02;A01K1/0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897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作 生物 有机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生产中应用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秸秆、谷壳、锯木屑等材料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后可以生成挥发性脂肪酸之类能被动植物利用吸收的物质,充分利用可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然而目前的利用率极低。
模化畜禽业的发展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畜禽粪便本可作为肥料,然而由于种养的分离,反而成为了污染源,对水体、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甚至成了传播人畜共患病的媒介。部分畜禽粪便被直接作为肥料用于种植业,然而其利用率也很低,而且不经发酵还容易烧坏植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锯木屑、秸秆、统糠、猪粪的原料利用不充分、养殖业产生污染等实际状况,提出一种以生物发酵锯木屑、秸秆、统糠、猪粪来制作生物有机肥的方法。本发明有机肥的制作过程包括一个发酵床养猪的生产过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制作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利用蛋白酶、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锯木屑、秸秆、统糠、猪粪制作生物有机肥,包括以下步骤:
1)、猪舍的建设
猪舍建成东西走向,在每间猪舍的北面下方设有一个渗液及通气孔和5个通气孔,上方设乳头式饮水器;南面设一个1.5m×2m的硬地平台,保育猪舍设置高度为50cm,育成猪舍设置高度为80cm,旁边设垫料进出口,上方设置栏舍门,在硬地平台上,两间猪舍之间设置食槽;在猪舍上方设控温装置。
2)、发酵床的设计
a、原料的选择与配比:
各原料组分及其重量比为:锯木屑100kg/m3,秸秆粉35kg/m3,统糠:稻壳糠15kg/m3,米糠1.5kg/m3,菌液0.25kg/m2,食盐0.6kg/m3,磷酸氢钙0.3kg/m3,尿素0.3kg/m3,红糖0.9kg/m3,泥土30kg/m3,水分180kg/m3;
b、垫料的制作:
在水泥地面上,将以下原料:锯木屑、秸秆粉、稻壳糠、米糠、食盐、磷酸氢钙、尿素及红糖、泥土,按比例倒出围成坑状,向中间倒水,在倒水过程中加入菌液,充分拌匀,在拌料过程中喷水在其表面,使最后含水量在50%左右;在室温下发酵2-3天,内部温度达到50-60℃,再发酵5-7天,将发酵好的垫料转移到猪舍中,再喷洒用于发酵的菌液,最后在表面铺上一层10cm高的锯木屑、稻壳混合物。
其中发酵所使用的菌液为含碱性蛋白酶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乳酸链球菌、发酵乳杆菌、曲霉7种菌的复合菌液。
c、放猪饲养:
垫料制作完成后,放置24小时后即可放猪饲养,饲养过程中猪产生的猪粪与上述垫料一起进行发酵;
3)、养殖间隙的消毒
一批猪出栏后,对垫料表面进行消毒剂喷雾处理,放置三天待药性消失后,30cm深度翻料一次,补充菌液,再进行下一批猪的养殖。
4)、垫料的后期处理
发酵床的垫料经过3年的利用后清理出圈,每立方米垫料加入5公斤菌液和5公斤玉米粉混合,将含水量调至60~70%,压紧密封,再发酵半个月即成为优质生物菌肥。
为了保证发酵床养殖的顺利进行和垫料的充分利用,上述步骤c的放猪饲养需注意以下技术要点:
1)、控制猪的饲养密度
保育猪舍0.6-0.8m2/头,育成猪舍0.8-1.5m2/头。
2)、垫料通透性管理
每10-15天翻动一次,翻动深度为保育猪舍15-20cm,育成猪舍25-35cm;每隔50-60天彻底翻动垫料一次。
3)、疏粪管理
保育猪舍7-10天进行一次疏粪,育成猪舍3-5天进行一次疏粪。
4)、水分调节
垫料中心发酵层的水分含量为45%-55%,表层为30-40%。
5)、补充菌液
每月补充菌液一次,按重量百分比计算,每100份垫料补充0.3-0.5份的菌液,也 可结合疏粪管理和水分调节进行,同时添加活性剂来调节土壤微生物菌的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希普生物饲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希普生物饲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15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