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梁四柱式合模机在审
申请号: | 200910041990.2 | 申请日: | 200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2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吴武训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武训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929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梁四柱式合模机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工模具的分模、研配、调试、维护等工序的二梁四柱式合模机,属于模具制造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模具研配、开合模都是利用人工敲打研配、注塑机或利用行车开合模,人工操作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制模周期长,而且容易损伤模具,安全性差,噪声大不环保。然而现代产品的制造品质性能几乎全靠模具的制造水平来保障,这对模具的制造带来了新的要求:一是模具的制造精度,二是模具的制作速度;为了快速飞模缩短模具制作周期,满足新的要求,人们常常利用合模机来完成。合模机主要由上座、中座、下座及四根导柱或两条侧机架组成;上座设主油缸,主油缸活塞杆与中座固接;上座与下座之间设四根导柱或两条侧机架,中座用导套套接在导柱上或滑动于侧机架导轨上;中座上设翻转油缸,翻转油缸活塞杆与铰接在中座下表面左侧或右侧的翻转板铰接;下座设移出板,移出板设移出机构。现有的这种结构存在以下不足:由于设有上座以及主油缸置于上座之内,造成设备总高度太高,受使用场地限制;翻转板利用油缸翻转,不能翻转360度;移出板只能移出缩回,不能翻转0~90度,不利于操作者作业;再有该结构复杂,材料使用多,经济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梁四柱式合模机,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结构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二梁四柱式合模机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它包括底座、中座和四根哥林柱;底座左右前端面设有前支承架,左右两侧设有主油缸及移出导轨;所述前支承架中部底面铰接有翻转油缸,前端顶部铰接有翻转板,翻转板与翻转油缸活塞杆铰接,翻转板后端支承在复位支承座内;所述翻转板设有移出油缸及移出导轨,两翻转板上托有可移动的下工作台,移出油缸活塞杆与固定在下工作台后端的移出联接头活动联接;所述中座由上工作台、活动横梁、蜗杆传动机构、定位装置组成,由两端的活动横梁固定在主油缸活塞杆上,并且利用活动横梁内的导套与哥林柱滑动配合;所述哥林柱固定于底座四个角落的圆孔内,顶端利用固定梁联接将其固定;所述工作台设有电永磁吸盘,电永磁吸盘通过螺钉固定及圆锥销定位在工作台台面上。
所述蜗杆传动机构它包括蜗轮箱、蜗轮箱盖、蜗轮、蜗杆、齿轮减速电机、传动轴;两传动轴固定于上工作台两侧,并在同一轴线上,且利用滚动轴承支承在活动横梁内;齿轮减速电机带动蜗轮蜗杆及传动轴转动,两电机转向相反,最终带动上工作台360度翻转。
本发明的二梁四柱式合模机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上工作台翻转360度,下工作台能伸出缩回且能作90度翻转,这样操作人员不管是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都可以进行作业,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底座俯视图;
图4是图1的B向局部视图;
图5是图4的C-C剖视图。
图中:1.底座,2.下工作台,3.上工作台,4.哥林柱,5.活动横梁,6.固定梁,7.蜗杆传动机构,8.定位装置,9.主油缸,10.前支承架,11.移出油缸,12.移出联接头,13.移出导轨,14.翻转油缸,15.翻转板,16.复位支承座,17.电永磁吸盘,18.蜗轮箱,19.蜗轮箱盖,20.蜗轮,21.蜗杆,22.齿轮减速电机,23.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武训,未经吴武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19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