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光伏发电滤光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2045.4 | 申请日: | 200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1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王琼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琼标 |
主分类号: | H02N6/00 | 分类号: | H02N6/00;H01L31/042;H01L31/023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南海智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国杰 |
地址: | 528200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发电 滤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能源,如何进行有效的 开发利用,一直是人类在能源开发利用领域研究、探索的焦点之一, 目前太阳能光热转换利用技术及产品已经在许多国家得到了普及应 用,但太阳能光电转换利用技术和相关产品却得不到有效的推广和应 用,究其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旱期采用非聚光的光伏板,占 用采光面积大、且需大量昂贵光伏板,造成发电成本高;现在使用的 汇聚光光电转换系统,虽然克服了上述缺陷,但是由于大幅度提高了 光照密度,使硅光伏板的温度快速升高,根据硅光电池的温度特性, 输出电流随温度升高缓慢上升,但输出电压却急剧直线下降,因而输 出功率和转换率也就随温度升高而明显直线下降,且大大缩短光电池 的寿命,甚至不能正常工作;现有技术用介质在光伏板基底的腔内循 环冷却光伏板,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有效消除硅 光伏板的热岛效应,保持正常的工作温度,提高了光电转换的效率, 延长硅光伏板使用寿命从而降低发电成本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滤光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滤光器,包括滤光体、 光伏板和支架,滤光体和光伏板镶扣在支架上,滤光体是顶角为1.597 °~30°的玻璃三棱镜体,滤光体的顶角位于入射平行光的光源一 侧,且太阳光的平行光线选择一定的入射角从一侧面射入滤光体,滤 光体底面紧靠光伏板受光表面。
由于太阳光所含的热量集中于红外光区,是导致硅光伏板的温度 快速升高的主要光源,而硅光伏板的极限波长为1100nm,即超过此 波长的光不发生光电转换,因此只要将波长大于1100nm红外光区的 光线过滤分离,一方面提高了光电转换的效率,同时能有效消除该部 份无用红外光对硅光伏板的影响,大幅降低硅光伏板的表面温度,延 长硅光伏板使用寿命从而降低发电成本。
本发明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滤光器是将太阳光谱中大于和小于硅 光伏板极限波长的色光进行分离的一种装置。根据光的折射率随波长 增大而减小,又根据光由光密媒质射入光疏媒质时存在临界角的原 理,设计一种特殊的三棱镜体,选取某一波长的单色光所对应的玻璃 折射率作为特定值,以太阳光选择一定的入射角从第一侧面射入玻璃 制成的三棱镜体,根据下列公式(1)计算出此种三棱镜体的顶角。使得 从三棱镜体的第一侧面射入而到达三棱镜体的另一侧面时,其入射角 正好等于临界角。而波长较短的色光其入射角均大于临界角,发生全 反射。波长较长的色光则入射角小于临界角,发生透射,从第二侧面 透射到空气中去。发生全反射的色光则还会在三棱镜体相邻的两侧面 进之间进行多次全反射,最后射到三棱镜体的底面时才透射出去。因 而起到将色光分离的作用。三棱镜体的顶角位于入射平行光的光源一 侧,三棱镜底面紧靠光伏板并和光伏板平行。这样有效地滤除了热源, 提高了光电转换的效率。除此之外,根据下式(2),(4)和(5)计算得到 出口侧面面积小于入射平行光横截面面积好几倍,这样又具有聚光作 用;又由于三棱镜底面紧靠光伏板表面,因而又起到防止光伏板被污 染而发生热岛效应的作用。
这种特殊三棱镜体的顶角α由下式计算:(参见图2)
α=arcsin(1/n)-arcsin(sini1/n) (1)
式中n为折射率,i1为第一侧面(AB面)的入射角,显然,α随入 射角i1的增大而减小。
三棱镜体的第一侧面(AB面)的宽度AB由下式计算:
AB=AD/cosi1 (2)
其中AD为入射平行光的横截面宽度,当AD确定后,AB随i1增大 而增大。
三棱镜体第二侧面(AC面)的宽度AC由下式计算:
AC=AB*cosα (3)
三棱镜体底面的宽度BC由下式计算:
BC=AB*sinα (4)
三棱镜体对能发生全反射的各种色光的聚光倍数Z由下式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琼标,未经王琼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20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度冲击试验箱
- 下一篇:自行车踩踏机构及变速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