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压真空式液体输送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2103.3 | 申请日: | 2009-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5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裕光;张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裕光;张忠强 |
主分类号: | F04F1/02 | 分类号: | F04F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永庆 |
地址: | 51061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液体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液体由低处输送到高处或某一位置的连续不间断的抽水装置,具体是一种负压真空式液体输送器。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都是采用水泵将水由低处输送到高处,水泵是通过其内部的叶轮轮动,水被抽到高处,然而,由于转动的叶轮始终与水接触,在抽水的过程中,叶轮与水发生磨擦,而产生热量,所以电能除了转化成水的势能和动能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电能以热能的形式损耗掉了。故传统所用的水泵,其能耗大,能量的利用率极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耗低,能量利用率高,工作效率高,节能环保的负压真空式液体输送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负压真空式液体输送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液体容器、负压管、正压管、进水管、出水管构成,所述负压管设在液体容器的上面,正压管、进水管和出水管设在液体容器上;所述液体容器有两个以上,每个进水管之间采用并联连接,每个出水管之间采用并联连接;所述正压管、负压管、进水管及出水管上设有控制阀。
所述负压管之间并联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液体容器的负压输送的工作方式,省去了水流通道中所设的叶轮,从而基本上避免了相当多的电能以热能的形式进行损耗的现象,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使电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与传统的水泵相比,极大地降低了耗电量。本发明充分体现了节能环保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侧视图。
图中:1、液体容器;2、进水管;3、出水管;4、控制阀;5、负压管;6、正压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负压真空式液体输送器,它是由液体容器1、负压管5、正压管6、进水管2和出水管3构成,所述负压管5、正压管6、进水管2设在液体容器1的上面,出水管3设在液体容器1的下面;所述液体容器1有三个,负压管5之间、进水管2之间采用并联连接;每个液体容器1上的出水管3都连接在同一个出水管路上。所述正压管6、负压管5、进水管2及出水管3上设有控制阀4。所述控制阀4为电磁阀。
液体容器1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而设计成不同的形状,制造液体容器1所用的材料为抗压性强的材料。
另外,出水管3还可设在进水管2的控制阀4与液体容器1之间的管壁上,此时,液体容器1上的出水口与液体容器1上的进水口是同一个口,当液体容器的水满时,进水管2上的阀关闭,出水管上的阀打开,此时,水便从进水口流出,经进水管2后从出水管3排出。
工作原理:本发明的最大亮点是在水流通道中省去了直接与水接触的叶轮,利用大气压将水由低处向高处输送。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正压管又称为空气进入管,在真空状态下自行将外界空气吸入液体容器1内,也可以在加压状态下工作;当负压真空式液体输送器工作时,负压阀打开,出水管3上的控制阀4关闭,液体容器1内的空气通过负压管5被抽出容器外,使液体容器1内形成负压,水通过进水管路从进水管2流入液体容器1,当液体容器1的水满时,正压阀3打开,空气便通过正压管6压入液体容器1内,出水管3上的阀4导通,进水管2上的阀4关闭,在气压的推力下,水便从出水管3流向出水管路,三个液体容器1交替工作,从而实现不间断地抽水。
本发明的应用:负压真空式液体输送器可取代日常的泵,将液体不间断地输送到某一高度或某一位置,本发明可用于蓄能电站、农业灌溉、南水北调等领域。在使用的过程中,负压真空式液体输送器可单独使用,也可将多个负压真空式液体输送器通过管道依次连接,进行组合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裕光;张忠强,未经张裕光;张忠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21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插接式卡扣
- 下一篇:用多台燃气轮机进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