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扶梯的支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42360.7 | 申请日: | 2009-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1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杨靖;石丹超;廖春生;李春雷;易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23/00 | 分类号: | B66B2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李国钊 |
地址: | 5114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扶梯 支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扶梯的支撑系统,属于自动扶梯安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大跨度自动扶梯的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为安全迅速、方便有效的进行建筑物内人流的移动,自动扶梯已在超级市场、大型商场、医院和各类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得到广泛的使用,自动扶梯制造业也因此迅速的发展壮大,而自动扶梯支撑系统的使用状况则成衡量自动扶梯安全制造技术的一项重要指标。
现有技术中,自动扶梯的支撑系统一般包括桁架部件,当自动扶梯的跨度超过一定数值时,桁架部件的刚度不能满足标准的载荷要求,有可能产生变形(如图1所示),增加桁架部件的挠度而导致自动扶梯运行状态不佳,甚至损坏。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一般采用桁架部件下方增加中间支撑或桁架部件加强自身强度两种方法,其中,桁架部件下方增加中间支撑的方法由于受具体建筑结构的限制,有时因建筑结构原因可能无法增加中间支撑,此时加强桁架部件自身强度成为唯一方法;而桁架部件加强自身强度方法的结构方式一般为方管桁架或角钢桁架,方管桁架力学性能优越,但是成本高,而角钢桁架成本相对较低,但是力学性能较差,目前也尚无结合二者优点的支撑部件,而且这两种结构方式存在共同的缺点,就是扶梯的端部存在向井道移动的趋势,而且乘客载荷或扶梯自重越大,向井道移动的位移也越大,这种位移有可能使扶梯滑下井道,当存在这种安全隐患时,这两种结构将无法采用。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自动扶梯的支撑部件进行技术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力学性能优越、有效防止桁架部件变形的自动扶梯的支撑部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动扶梯的支撑系统,包括桁架部件;还包括与桁架部件固定连接的拱架部件,所述拱架部件包括弧形拱架及至少一根吊杆,弧形拱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桁架部件的上端和下端固定连接,吊杆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弧形拱架和桁架部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拱架部件包括多根吊杆,吊杆竖向间隔地设于弧形拱架和桁架部件之间且分别与二者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弧形拱架的上端与桁架部件的上端具有相同自由度,下端与桁架部件的下端具有相同自由度。
进一步,所述弧形拱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桁架部件的上端和下端焊接固定,或螺栓连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弧形拱架和吊杆分别设有若干个用于悬挂广告面板的悬挂卡扣。
进一步,所述弧形拱架一体成型,或由若干个拱架单元插接配合固定连接组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通过增加拱架部件,与桁架部件相互配合共同受力,可以显著减少桁架部件的弯矩和挠度,有效防止桁架部件受力变形,同时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可在现有自动扶梯的桁架部件基础上加装而成,而且具有一定的广告功能。
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发明,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阐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自动扶梯桁架部件受力变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图6是图4中C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2、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自动扶梯的支撑系统,其包括桁架部件1和拱架部件2。
上述桁架部件由各种弦材、斜材、纵材和横梁等组成。
上述拱架部件2包括弧形拱架21及多根吊杆22。其中,所述弧形拱架2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端部托梁3与桁架部件的上端11和下端12固定,且弧形拱架21的上端与桁架部件的上端11具有相同自由度,下端与桁架部件的下端12具有相同自由度;所述吊杆22竖向间隔地设于弧形拱架21和桁架部件1之间,且每一吊杆2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弧形拱架21和桁架部件1固定连接。另一方面,上述弧形拱架21和吊杆22分别设有若干个用于悬挂广告面板的悬挂卡扣,可以悬挂巨幅广告、彩色面板等,具有一定的商业广告利用价值。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
桁架自重及作用在桁架上的乘客载荷可用均布载荷表示,作用在上桁架、中桁架、下桁架的均布载荷可用q1、q2、q3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23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