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钢筋结构混凝土建筑桩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2402.7 | 申请日: | 200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8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柳溪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溪立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5/34;F24J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2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钢筋 结构 混凝土 建筑 桩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能应用的建筑桩基。
技术背景
目前地能应用及地能空调,大多采用埋管与挖井抽水回灌的方式,埋管方式由于热交换效率低、工艺复杂、达不到地能应用设计标准及实际使用要求,很难大面积推广。抽水回灌由于富含钙镁等物质的硬质井水,易在地能应用的热交换器内结垢,使热交换效率急剧下降,即使采取一些水处理方式,也是投入大,收效小。用水泥浇注的地能井桩解决上述问题,但对于高层建筑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利用地能资源的鼠笼式钢筋混凝土建筑桩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一个用人工或机械挖掘的地下井内,与建筑桩基同一垂向位置,设置一个鼠笼式地能热交换装置,该装置的外侧笼骨采用导热性能好的管材加工。笼骨管道的上部集中连通至一根上管道向外引出,下部集中连通至一根隔热性好的下管道,从桩基上部向外引出。笼骨管道数量及直径,根据桩基承压情况及钢筋结构而定。该鼠笼式热交换装置与建筑桩基的钢筋混凝土浇筑为一体,成为建筑桩基的组成部分。管道内灌装地能交换媒介,系统应用由多个地能建筑桩基串联后再并联成网。
采用本发明,节能省电,还可减少地能热交换装置施工的土方挖掘、运输工作量。使高层建筑有限地域的地能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金属材料的鼠笼式地能热交换装置,还具有辅助钢筋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筋混凝土,2、笼骨管道,3、下管道,4、上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发明。
参照附图,在人工或机械挖掘的地下井内,与建筑桩基同一垂向位置安装一个鼠笼式地能热交换装置,该装置由3~12根、直径为15~110毫米的笼骨管道2组成,采用导热性及抗弯性良好的金属管加工。笼骨管道的顶部集中连通至一根上管道4引出,底部集中连通至一根隔热性好的下管道3向上引出。整个鼠笼式地能热交换装置与钢筋混凝土1浇筑为一体,根据需要,鼠笼式地能热交换装置可置于建筑桩基钢筋的内部,或置于建筑桩基钢筋的外围。
当热媒介由连接笼骨顶端的管道进入笼骨管道,热媒介通过笼骨管道传热给混凝土,混凝土再传热给土壤吸收,热媒介变冷后经管道流出。反之流入冷媒介,流出热媒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溪立,未经柳溪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24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挖掘机液压恒功率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实现沙质表面固化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