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球形掺杂锰酸锂的浆料喷雾干燥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42517.6 | 申请日: | 200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2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胡国荣;彭忠东;蒋庆来;杜柯;曹雁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45/12 | 分类号: | C01G45/1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颜 勇 |
地址: | 410083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形 掺杂 锰酸锂 浆料 喷雾干燥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球形掺杂锰酸锂的浆料喷雾干燥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尖晶石型锰酸锂LiMn2O4以其锰资源丰富、成本低、安全性好、无环境污染、易制备等优点成为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的首选,2008年度国家“863计划”现代交通技术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就把锰酸锂材料列为动力蓄电池的首选材料进行大力开发,以加快其产业化进程。
阻碍动力电池型锰酸锂产业化能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其性能不够稳定,即其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容量衰减较快,高温下尤其明显。影响其循环性能的因素主要在于:①相结构的纯度及稳定性、微观形貌的不规则;②材料本身的Jahn-Teller效应;③锰酸锂材料中锰的溶解等。而当前抑制Jahn-Teller形变的主要措施是体相掺杂,当金属阳离子M(如Li、Co、Cr、Ni等)取代Mn3+后,晶格常数减小,晶胞收缩,尖晶石结构的稳定性增强并使Mn的平均氧化态在3.55以上,从而达到抑制Jahn-Teller形变的目的。
目前合成尖晶石锰酸锂的主要方法可分为固相法和液相法两种。固相法通常是将锰盐(碳酸锰、二氧化锰等)和锂盐(碳酸锂、氢氧化锂等)经充分混合后,在700-900℃的高温下经长时间煅烧而成,固相法所制备的锰酸锂颗粒不均匀,形貌不规则,产品容量衰减快。采用液相法可以解决固相法制备中的一些缺点,如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等制备的锰酸锂具有较一致的颗粒尺寸分布,并且具有一定的颗粒形貌和尺寸可控性,但液相法常常要使用昂贵的反应试剂、需要较长的干燥时间、并伴随复杂的反应过程,因此液相法生产工艺条件不易控制,生产成本较高,不适宜工业生产。
基于上述现状,本行业急需合成尖晶石锰酸锂的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球形掺杂锰酸锂的浆料喷雾干燥制备方法,以解决传统固相法制备正极材料锰酸锂颗粒形貌和尺寸不可控、产品容量衰减快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如下:
一种球形掺杂锰酸锂的浆料喷雾干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将二氧化锰、碳酸锂、掺杂金属盐按照Li1+xMn2-yMyO4的化学计量比混合,其中x=0-0.1,y=0-0.5,M为掺杂金属,再加入含有分散剂的溶液,机械球磨0.5-5h,制得混合均匀的浆料;
第二步:将混合均匀的浆料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入口温度250-350℃,出口温度80-120℃,得到球形前驱体;
第三步:将得到的球形前驱体先于300-700℃煅烧,再于700-1000℃焙烧得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球形掺杂锰酸锂。
所述的Li1+xMn2-yMyO4中,M是Co、Ni、Mg、Cr、Fe、Ca和Al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的组合,掺杂物质选择与M对应的可溶性有机盐。
第三步中,所述的煅烧时间为3-10h,所述的焙烧时间为5-16h。
分散剂采用可溶性淀粉、聚乙二醇(PEG)、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酰胺(PAM)、聚氧化乙烯(PEO)、聚四氟乙烯(PTFE)等高分子聚合物。
本发明的思路是:将二氧化锰、碳酸锂、掺杂金属盐、含有分散剂的溶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机械球磨0.5-5h,制得混合均匀的浆料;将混合均匀的浆料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得到球形前驱体;将上述前驱体材料分段焙烧,得到球形掺杂的锰酸锂正极材料产物。该锂离子电池用锰酸锂正极材料粒度均匀,平均粒度为15μm,呈规则球形,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与传统固相法相比,本发明采用可溶性的有机盐溶液对锰酸锂进行掺杂改性,使掺杂离子深入二氧化锰孔隙,达到更加均匀掺杂的效果;本发明采用喷雾干燥技术,材料合成与造粒一步完成,能够制备形貌规则的球形颗粒,粒度均匀,产品循环性能有所提高。本发明所得的具体产品的性能及参数见实施例和附图。
2.与液相法相比,本发明避免了使用昂贵的反应试剂,而选用二氧化锰、碳酸锂等廉价原料来制备浆料进行喷雾,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原料成本低,环境友好,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25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水脱盐方法
- 下一篇:褐煤清洁制造活性炭和活性焦的工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