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用菌培养料的隧道筐式堆肥发酵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2556.6 | 申请日: | 2009-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2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英;刘君昂;李琳;李河;何苑皞;侯兴华;吴定祥;曾广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F17/00 | 分类号: | C05F17/00;A01G1/0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颜 勇 |
地址: | 410004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菌 培养 隧道 堆肥 发酵 方法 | ||
1、一种食用菌培养料的隧道筐式堆肥发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培养料经过预处理及室外前发酵后装入透气性好的发酵筐,再将发酵筐装进带有加热加湿装置的发酵隧道,自然升温、加热、通风冷却即完成发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发酵了的培养料搅拌均匀放入发酵筐内,将培养料抖松,调节含水量至65~75%;将装有培养料的发酵筐在发酵隧道内一层一层叠加起来;所述的加热过程是用干加热管道干加热和用加湿管道湿加热交替进行,控制含水量65~70%;培养料温度升至55~65℃维持8~12小时;所述的通风冷却过程为:开通气孔和排气扇,按每小时降0.5~1.5℃的速度,把培养料温降至50~55℃,然后以每天降1~2℃的速度降两天;第3天后,维持平均培养料温为46~52℃,培养料含水量维持在65~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料的隧道筐式堆肥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装有培养料的发酵筐放进所述发酵隧道后,先自然升温6~12小时,再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料的隧道筐式堆肥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天进行22~23小时的干加热,1~2小时的湿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料的隧道筐式堆肥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发酵筐装进带有加热加湿装置的发酵隧道后,每天早、中、晚各逆压通气25~35分钟,直至发酵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料的隧道筐式堆肥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筐离发酵隧道墙体10~20cm,每排发酵筐之间距离10~20cm,发酵框架顶端距所述发酵隧道顶0.5~1.0m;发酵筐底端距所述发酵隧道底面0.4~0.6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未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255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醇类脱水制烯烃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容量功率型热敏电阻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