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封锌镍二次电池负极及使用此负极的密封锌镍二次电池的前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2888.4 | 申请日: | 200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5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占红;廖建平;王升威;胡俊;李景威;迟伟伟;王素琴;曾利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02 | 分类号: | H01M4/02;H01M4/36;H01M4/38;H01M4/48;H01M4/58;H01M4/62;H01M10/42;H01M2/3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颜 勇 |
地址: | 410083***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二次 电池 负极 使用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密封锌镍二次电池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和以涂浆法涂覆于集流体上的负极物质,负极物质包括锌活性物质、粘结剂、导电剂和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极物质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锌活性物质:88~98%、粘结剂:0.1~5%、导电石墨:1~6%、添加剂:0.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锌镍二次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锌活性物质包括氧化锌和锌粉,其中锌粉的质量含量占负极物质质量的20~4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密封锌镍二次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锌活性物质包括氧化锌、锌粉和锌酸钙,其中锌粉的质量含量占负极物质质量的20-40%,锌酸钙的质量含量占负极物质质量的6~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密封锌镍二次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锌为药用级别,纯度不低于99%;锌粉为电解级别,颗粒大小不低于300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锌镍二次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结剂为HPMC与SBR的组合或者HPMC+BSS与SBR三者的组合;其中HPMC或HPMC+BSS的质量含量占粘结剂质量的10~40%;HPMC与BSS的质量比例为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锌镍二次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添加剂包括金属化合物和非金属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密封锌镍二次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化合物为氧化铟、氧化铝、锗酸盐、锡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非金属化合物为玻璃纤维、陶瓷纤维的一种或两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密封锌镍二次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金属化合物的质量含量不超过负极物质质量的0.5%。
9、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负极的密封锌镍二次电池的前处理方法,是将所述的冲口密封化成后的二次电池存放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存放处理过程为一次存放或二次存放;所述的一次存放是将化成后的电池经过一次高温存放,或者一次常温存放;所述的二次存放是将化成后的电池高温存放后常温存放、高温存放后高温存放、常温存放后高温存放或者常温存放后常温存放。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负极的密封锌镍二次电池的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存放的温度范围为30~80℃,存储时间为2~10天,存放截止时,电池电压不低于1.5V。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负极的密封锌镍二次电池的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常温存放温度为室温,存储时间为3~30天,存放截止时,电池电压不低于1.4V。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负极的密封锌镍二次电池的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存放及常温存放均为电池完全放电后,再将电池0.1~1C充电100%~130%后存放的过程。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负极的密封锌镍二次电池的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成过程为:首次充电电流大小为0.1~0.7C,充电至设计容量的100%~150%,冷却至室温后,首次放电电流大小为0.3~0.5C,放电截止电压不低于1.3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288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