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油烟机滤油网板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2997.6 | 申请日: | 200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6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唐卫平;伍斌强;伍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迅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B01D46/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2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油烟机 滤油网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油烟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安装于吸油烟机进风口的网板。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吸油烟机特别是侧吸式吸油烟机大部分采用两块开孔的网板设置在进风口,通过相互交错分布的网板开孔流通烟气并实现油和烟的分离,吸收室内油烟及初步净化排出室外的废气,如中国专利号03232458.8公开的吸油烟机滤油网,但外网板与内网板的内腔为敞开式结构,没有形成独立的风道,使气流乱窜,网板工作不均匀,对吸油烟机工作时的效率和噪音都不利,且外网板的进气口到内网板的出气口之间路径曲折少,烟气与网板直接接触少,滤油效果不佳。中国专利号200410037764.4公开的旋涡式气体过滤器由螺旋形卷板交叉排列安装在壳体或框架上,自然形成进气口、出气口和旋涡式通道,由于零部件多、卷板首尾交叉,不利于装拆和清洗,不方便用户的操作、使用。中国专利号200820062841.5公开的油烟分离器及安装有该油烟分离器的吸油烟机,两组分离片可以拆卸,出气口设有气流隔离装置,用于隔离不同进气口的气流,其加工困难、组装仍较复杂,气流隔离板容易变形,进气口到出气口之间路径曲折少,烟气与网板直接接触少,滤油效果不佳且整体外观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外形美观,拆卸、清洗方便,滤油效果好而且能实现吸油烟机节能的吸油烟机滤油网板。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吸油烟机滤油网板,安装在吸油烟机的进风口,包括开有排列的进气口的外网板和开有排列的出气口的内网板,所述进气口有进气滤油挡板、进气孔,所述出气口有出气滤油挡板、出气孔,所述外网板与内网板合装形成排列的风道,单组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在同一轴线上。
本发明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所述进气滤油挡板是由外网板整体冲压成形,至少有一侧边与外网板断开形成进气孔;
所述出气滤油挡板是由内整体网板冲压成形,至少有一侧边与内网板断开形成出气孔;
所述进气口是同向排列的,所述出气口是同向排列的;
所述进气口是沿中线左右对称排列的,所述出气口是沿中线左右对称排列的;
所述进气口及出气口是单行多列排列分布的;
所述进气口及出气口是多行多列排列分布的;
所述外网板、内网板的中部有冲压的凹槽。
本发明的单组进气口与出气口设置在同一轴线上,进气口设有进气滤油挡板,烟气从外网板的条形缝隙状进气孔进风,进气滤油挡板即完成了一次滤油,进气滤油挡板、出气滤油挡板及内外网板的内表面自然形成了一个通气风道,烟气流经风道充分与风道表面接触而完成一次滤油,烟气从出气口的出气孔流出碰到出气滤油挡板再次完成一次滤油,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装拆、清洁性能好,烟气流经路径曲折,滤油效果好,网板工作均匀具有节能和降低吸油烟机工作噪音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吸油烟机滤油网板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处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进气口多行多列分布的外网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参见图1、图2、图3。
吸油烟机滤油网板,包括外网板1和内网板2,外网板1有十六列沿中线左右对称分布间隔排列的条形的进气口11,每个进气口11有一压弯的进气滤油挡板12,进气滤油挡板12是由外网板1整体冲压成形,一侧边与外网板1断开形成条形缝隙状的进气孔13,进气孔13相对外网板1的正面是一个侧孔;内网板2与外网板1结构相似,有十六列沿中线左右对称分布间隔排列的条形的出气口21,每个出气口21有一压弯的出气滤油挡板22,出气滤油挡板22是由内网板2整体冲压成形,一侧边与内网板2断开形成条形缝隙状的出气孔23,出气孔23相对内网板2的正面是一个侧孔。外网板1与内网板2对称扣合安装组成吸油烟机滤油网板,进气滤油挡板12紧靠出气滤油挡板22,并与外网板1、内网板2的内表面形成十五个相对独立的风道3,单组的进气口11和出气口21在同一轴线上,即沿进气滤油挡板12和出气滤油挡板22的接触面对称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迅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迅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29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树型传感光纤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嵌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