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气雨衣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43624.0 | 申请日: | 2009-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9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周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燕 |
主分类号: | A41D3/04 | 分类号: | A41D3/04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马 强 |
地址: | 410005***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气 雨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雨用品,具体是一种透气雨衣。
背景技术
下雨天,人们在户外行走或工作时,一般可选择雨衣或雨伞用于避雨。但由于雨衣采用的防雨层在不透水的同时也不透气,使人们穿着雨衣后倍感不适。然而,露天下雨时的各种生产作业、抗灾抢险、消防灭火、站岗放哨都要穿雨衣和雨裤;如何解决雨衣的透气问题,成为雨衣厂商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透气雨衣或雨披,例如,专利号98211450.8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透气雨衣或雨披,它包括雨衣本体正面和背面设置的透气通孔,透气通孔上采用弧形面料缝制成瓦鳞窗,该透气雨衣或雨披通过透气通孔和瓦鳞窗而具有一定的透气效果。但是由于其透气孔大面积布置于雨衣的正面和背面,而人们在户外工作时,雨衣内部的温度随人体体温增加,而雨衣外部温度相对较低,使得雨衣内侧,尤其是透气通孔以上部位的雨衣内侧会出现冷凝水,以致雨衣内的衣物也会被弄湿;并且,由于人体产生的热气在雨衣内是向上升的,雨衣上部不透气,就由此造成了人体感觉潮湿、闷热,极不舒服,因此这类透气雨衣或雨披在实际使用中很难为人们接受。再者,雨衣的衣袖和帽子内部以及雨裤内部也同样存在不透气的弊端;另一方面,下雨时雨水顺雨衣表面下流至雨衣底沿后再滴落,雨衣底沿处的水会因毛细管现象而在雨衣内侧向上浸润可达十厘米之高,常弄湿内部衣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透气雨衣,它具有优良的透气性而使人穿着舒适,且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便于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透气雨衣包括用防雨材料制成的雨衣本体,其结构特征是,所述雨衣本体背部的上部设有透气小孔,且所述设有透气小孔部位的雨衣外表面覆有至少一侧边为开口的遮雨面料层;所述雨衣本体背部的上部是指它相对于人体肩胛骨底沿以上的部位。
以下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所述透气雨衣包括用防雨材料制成的雨衣本体,其结构特征是,所述雨衣本体1背部的上部设有透气小孔2,且所述设有透气小孔2部位的雨衣外表面覆有至少一侧边为开口(即该侧边不与雨衣外表面相连接)的遮雨面料层3;所述雨衣本体背部的上部是指它相对于人体肩胛骨底沿以上的部位,包括颈部。
进一步地,在所述遮雨面料层3上开有透气小孔4;这些透气小孔4最好同所述透气小孔2错开(即不重合)排列。
还可在所述雨衣本体1相对于耳际以上的帽体顶部或后顶部开设透气小孔5,并在该设有透气小孔5部位的雨衣外表面覆有至少一侧边为开口的遮雨面料层6;并可在所述遮雨面料层6上开设透气小孔7;这些透气小孔7最好同所述透气小孔5错开排列。
参见图2,还可在所述雨衣本体1的肩部设置透气小孔8,并在该设有透气小孔8部位的雨衣外表面覆有至少一侧边为开口的遮雨面料层9;并可在所述遮雨面料层9上开设透气小孔10;这些透气小孔10最好同所述透气小孔8错开排列。
参见图2,还可在所述雨衣本体1的衣袖上部设置透气小孔16,并在该设有透气小孔16部位的雨衣外表面覆有至少一侧边为开口的遮雨面料层17;并可在所述遮雨面料层17上开设透气小孔18;这些透气小孔18最好同所述透气小孔16错开排列。
参见图1,还可在设有带松紧袖口之内袖11上设置透气小孔12。
还可在所述雨衣本体1的腋下设置透气小孔13,它可起进气作用。
参见图3和图4,还可在所述雨衣本体1背部的上部开有透气小孔2的部位设置导气肋(筋)条15,以利气流通畅流动。
参见图1,还可在所述述雨衣本体1内表面下沿(底摆或下摆)设置憎水的挡水条16,以防止雨水因毛细管作用,于雨衣底沿依内表面上向浸润。
参见图5,本发明还包括雨裤17,所述雨裤17的裆部和腰部分别设有透气小孔18;还可在所述雨裤17的裤管下端口内表面设置憎水的挡水条19,以防止雨水在裤管底沿依内表面上向浸润。
本发明所述透气雨衣包括有衣袖的雨衣,还包括用于骑摩托车或自行车、人力三轮车、电动自行车等穿着的雨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燕,未经周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36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煎饺炉的隔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运动营养补剂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