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竹对剖联丝展开重组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3746.X | 申请日: | 200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5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丁定安;孙晓东;何合高;卜海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B27D1/04 | 分类号: | B27D1/04;B27D1/08;B32B21/04;B32B21/13;B32B21/14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 娟 |
地址: | 410004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剖联丝 展开 重组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竹制品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竹材展开工艺,都是通过把竹材加工成一定规格的竹条或竹篾,这样就必须去掉竹青竹黄与两侧的三角余量,损耗了竹材原材料的50%左右,并且增加了前面剖竹、粗刨、精刨三道工序的设备投资,设备投资大、工序多,费工费时,原材料利用率低,效率低,能耗高,加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工艺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原竹对剖联丝展开重组独特的竹材加工工艺。本发明是用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原竹对剖联丝展开重组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原竹锯切成规格长度的竹筒后,将竹筒一分为二对剖剖开;再经对剖联丝机将竹材展开;然后进行蒸煮、干燥、定厚、横向压制单板工序后,与经过干燥、裁边后的芯层材料经浸胶、组坯拼板后,再热压层积、裁边,根据用途重组。本发明的发明重点在于竹材对剖联丝展开,通过对剖联丝机,使竹材片与片相连。本发明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成片面积大,竹筒一分为二展开,能节与节相对;2、减少了工序,不需要精刨;3、提高了竹材出材率,现有工艺竹材出材率只有50%左右,本发明由于不需要精刨加工,最大限度保留竹材有效实物量;4、单板背面(竹黄面)用1~1.5mm厚度的芯层材料(杨木等软木)复盖,在热压的作用下,把软木一定量的压入竹材对剖联丝内弧缝隙中,竹木复合成一个整体,板面是竹青,比常规的竹层积材更耐磨;5、降低了能耗,现有工艺的粗铣与精铣机电机功率是26.6kw,每台机二人,共四人操作;本发明只用对剖联丝机3kw,一人操作,提高了工效,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照图1,本发明工艺流程如下:将原竹锯切成规格长度的竹筒后,将竹筒一分为二对剖剖开;再经对剖联丝机将竹材展开;然后进行蒸煮、干燥、定厚、横向压制单板工序后,与经过干燥、裁边后的芯层材料经浸胶、组坯拼板后,再热压层积、裁边,根据用途重组。本发明用于生产中说明如下:1:原材按一定长度规格锯筒;2:将竹筒一分为二对剖剖开;3:用研制的对剖联丝机将原竹对剖联丝展开,使竹片交叉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基本上保留了竹青、竹黄,最大限度保留竹材有效实物量;4:芯层材料可用杨树、杉木、马尾松等,材料资源丰富,其作用有二;其一,在原竹对剖联丝展开后,背面(竹黄面)有一定缝隙,软木在高温高压下挤压到缝隙之中,起到一定的填充作用;其二,原竹对剖联丝展开与软木单板复合相互形成了一个整合体,起到一定的连载作用;5:原竹对剖联丝展开后与芯层材料复合,胶粘剂可根据材料用途选择;6:原竹对剖联丝展开单板,基本保留了竹青面,增强了表面硬度,并且竹节联体相对,增强了美饰感;7:原竹展开重组材,根据用途重组厚度与宽度,其板材可广泛用于建筑、装修、家具等行业。
技术参数:
热压工艺条件为:热压温度一般为130-140℃,热压压力在2.5-3.0Mpa,热压时间为0.6min/mm。热压时采用预热分段施压工艺,主要步骤为:
(1)加热预压阶段,时间3-4min,正压力为1.5-1.8Mpa;倒压力0.8-1Mpa。
(2)二次为压实阶段:当竹材软化后再次增大压力,时间为0.6Min/mm板坯,正压力为2.5-3.0Mpa,侧压力为1.8-2Mpa。
(3)最后为降压定型阶段,时间为2-3Min,正压力为1.8Mpa,侧压力为0.8-1Mpa。
芯层材料:
自制木单板或选购木单板,干燥终含水率≤12%。
热压重组:
(1)组坯;竹展开单板刨(砂)光面涂胶,芯板可涂上薄层胶,树脂胶中拌一定的填充料,增加初粘性。由面、芯材组合成一套奇数层、竹(木)纤维相互交错的板坯。
(2)热压成型:
将组合好的板坯,在较低压力、温度条件中进行热压成型,一般为压力1.5Mpa左右,温度100℃,时间0.6Min/mm板坯厚,这样既可保证粘胶,又可减少压缩率。
(3)高频加热成型:
当板材较厚时,将组合好的板坯,用冷压机加高频发生器,根据板材厚度要求制定热压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未经湖南省林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37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的可做行李车的电动车
- 下一篇:一种受阻胺光稳定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