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检测用培养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44034.X 申请日: 2009-08-05
公开(公告)号: CN101712978A 公开(公告)日: 2010-05-26
发明(设计)人: 朱金国;莫瑾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主分类号: C12Q1/04 分类号: C12Q1/04;C12R1/01
代理公司: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代理人: 卢宏
地址: 410004 湖南***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水稻 细菌性 病菌 检测 培养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具体地说涉及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检测用培养基。

背景技术

水稻细菌性谷枯病(Bacterial grain rot of rice)是由颖壳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glumae)引起,是近年来一种危害严重的水稻种传病害,它不但侵害谷粒,而且还引起水 稻秧苗腐烂,造成水稻的严重减产和损失。种子带菌是该病菌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播 种带菌病谷粒,遇有适宜的发病条件,如高温多日照,降雨量少易发病。病菌可通过气孔 和伤口侵入,病菌在植株体内繁殖,在细胞间扩散,引起叶鞘薄壁组织的分解。

1970年代后期由于推行机械化生产而进行大面积的工厂化育秧,导致B.glumae引起 的水稻苗腐病大流行,目前该病已成为日本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并造成传播流行。目 前水稻细菌性谷枯病已经蔓延到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韩国、斯里兰卡、马来西亚、 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及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等国。非洲的坦桑尼亚及美国的路易安那洲相继 报告有该病发生。Shahjahan等报道该病在美国可导致15~80%的产量损失。我国台湾地 区1983年也有水稻细菌性谷枯病的发生报道并在病原及品种抗性方面做过一些研究。也 曾有报道我国贵州省有细菌性谷枯病的发生,但未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日本、韩国、美国、越南等国已有多起细菌性谷枯病分离和危害的报道。日本和韩国 由于Burkholderia glumae对水稻的危害严重,在病原和危害发生等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 究。1986年Tushima S.,S.Wakimoto,等在Selective medium for detecting Pseudomonas glumae Kurita et Tabei,the causal bacterium of grain rot of rice一文中报道研究 了检测Burkholderia glumae的S-PG选择性培养基;2000年,Mitsuo K,Kiyotsugu.O 等在New Selective Medium for Isolation of Burkholderia glumae from Rice Seeds 一文中报道了研究用于分离Burkholderia glumae的CCNT选择性培养基;2004年 xianglong yuan等在Indentification of bacterial pathogens causing panicle blight of rice in louisiana一书中应用KBA培养基对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进行分离培养,并采 用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传统生化试验、致病性测定对谷枯病菌进行鉴定,罗金燕等 在水稻细菌性谷枯病病原菌分离鉴定一文中采用脂肪酸测定、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以及 RAPD-PCR等方法对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进行了鉴定,刘友勋等在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致病 型鉴别品种的筛选一文中采用PSA培养基对植物病原菌进行了培养。但对于用于添加至培 养基中增快培养速度和增加检出率的增效因子并无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培养基中添加水稻叶汁(以下用D表示) 和胡萝卜汁(以下用C表示)中的至少一种,达到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 速度加快和增加检出率。

本发明提供的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检测用培养基,在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生长或选择 性分离培养基中添加水稻叶汁和胡萝卜汁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发现,通过加入水稻叶汁和胡萝卜汁中的至少一种,能增快水稻细菌性谷枯病 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提高检出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同时加入水稻叶汁和胡萝卜汁时,有增敏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优选的添加的水稻叶汁或/和胡萝卜汁的浓度是1-5%。

添加的水稻叶汁或/和胡萝卜汁的终浓度大于上述浓度,并没有不利影响,同样具有增 敏的作用,只是从实用的角度看,不需要更大的浓度。其中,上述浓度中又以2.5%为最佳。

水稻叶汁和胡萝卜汁的制备方法非常简单,即通过打碎水稻叶或胡萝卜后,经过过滤 除菌后,即可得到水稻叶汁或胡萝卜汁。选择在4℃冷藏备用。

当然,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增效因子组装成培养基试剂盒,以方便使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未经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40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