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向冲击的气动冲击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4399.2 | 申请日: | 200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6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良;赵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10/32 | 分类号: | E21B10/32;E21B7/04;E21B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3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向 冲击 气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平定向钻机所使用的一种扩孔钻具,特别涉及到水平定向钻机所使用的一种气动反向冲击扩孔钻具。
技术背景
目前,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铺设管线的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其铺管施工方法为:利用专门的水平定向钻机,以可控钻孔轨迹的方法在不同深度的地层钻出小口径导向孔,然后用扩孔钻头换下导向钻头,根据铺设管径的要求,逐级扩孔以达到需要的孔径尺寸要求并铺设管线。
采用水平定向钻机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层中铺设管线施工方法为:首先采用一种非平衡结构设计的切削钻具在地层中完成导向孔钻进,然后采用扩孔切削钻头对导向孔进行扩孔并铺设管道,而对于在岩石、卵砾石等复杂地层中铺设管线时,上述施工方法效率低,钻具磨损严重。中国专利200420069184.9公开的水平定向钻机用气动冲击锤,在岩石、卵砾石等复杂地层中进行导向孔钻进时,钻进速度快,效率高,但目前还没用一种十分有效的工具,对岩石、卵砾石等复杂地层中的导向孔进行扩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水平定向钻机一种能对岩石、卵砾石等复杂地层中的导向孔进行高效扩孔,且能对地下老旧管道进行破碎并扩孔一种反向冲击的气动冲击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包括活塞缸、活塞、控制阀、钻头和后封头,所述活塞缸为薄壁圆筒结构,通过螺纹及销与钻头和后封头相连接,后封头上设有耳状结构用于回拖需要铺设的管线。
所述活塞为圆柱结构,置于活塞缸内,在活塞的一端的轴向设有圆柱孔与控制阀相配合,并在圆柱孔合适位置的径向设有通气小圆孔,活塞外径与活塞缸采用动配合,同样控制阀与活塞轴向圆柱孔也采用动配合。
所述控制阀为阶梯圆筒结构,大圆筒端与活塞圆孔相配合,小圆筒端与钻头上的进气孔螺纹相连接。
所述钻头有两种结构,一种为在钻头切削面上安装有钻齿,另一种为在钻头切削面上安装有破碎刀,在钻头轴向中心设有一个进气孔,在进气孔周围设有3-5个出气孔,钻头进气孔内的螺纹与水平定向钻机的钻杆相连接。
反向气动冲击器属于低频、高冲击能量型气动冲击设备,其工作原理为:反向气动冲击器的钻头与水平定向钻机的钻杆相连,空压机通过钻杆向反向气动冲击器提供高压气体,并通过钻杆向其提供回转运动,反向气动冲击器的活塞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做往复运动,并撞击钻头,提供冲击能,钻头冲击切削工作地层进行扩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种用于对岩石、卵砾石等复杂地层中的导向孔进行扩孔的反向气动冲击器,而图2是一种用于老旧管线破碎并扩孔的反向气动冲击器,两者的钻头结构不同,一种为在钻头切削面上安装有钻齿,另一种为在钻头切削面上安装有破碎刀。
参照图1、图2,本实施例包括活塞缸2、活塞3、控制阀4、钻头5和后封头1,所述活塞缸2通过螺纹及销与钻头5和后封头1相连接,所述活塞3置于活塞缸4内,所述控制阀4采用螺纹和销与钻头5上的进气孔螺纹相连接,另一端与活塞圆孔相配合,所述钻头5有两种结构,分别用于导向孔扩孔和老旧管线破碎并扩孔。
气动冲击器在工作过程中,气室V2始终与高压气相通,而气室V3通过钻头5上的出气孔始终与外界相通。工作开始时,活塞3与钻头5相接触,气动冲击器的气室V1、V3与外界相通,活塞3在压缩气体的作用下运动。当活塞3运动一定位置时,气室V1、V2、V3之间的气体通道被控制阀4切断,活塞3在气室V2内的高压气作用下加速运动,而气室V1内的压力逐渐升高。当活塞3运动一定位置时,气室V1与V2将相通而与气室V3切断,由于气室V1内气体对活塞3的作用力大于气室V2,因此,活塞3的运动速度逐渐降低至零后向反向加速运动。当活塞3反向运动至一定位置时,气室V1、V2、V3之间的气体通道被控制阀4切断,活塞3在气室V1和V2压力差的作用下向反向继续加速运动。当活塞3运动至一定位置时,气室V1、V3与外界相通而与气室V2切断,气室V1和V3的压力将逐渐降低,但活塞3在惯性力的作用继续运动并与钻头5碰撞,气动冲击器完成一个工作行程并继续下一个工作行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43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