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饮用水中高氯酸盐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4840.7 | 申请日: | 200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6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戴迎春;陈炜炜;王家樑;顾红竞;汪艳洁;周吉寺;钱光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58 | 分类号: | C02F1/58;C02F1/4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饮用水 中高 氯酸盐 方法 | ||
1.一种去除饮用水中高氯酸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有以下的过程和步骤:
a.制备去除净化高氯酸盐的无机层状化合物:首先制备去除高氯酸盐的无机层状化合 物,它具有下列的结构式:其中MII为二价金属离 子,MIII为三价金属离子,A为层间插层阴离子,A阴离子为OH-,Cl-或NO3-中的任 一种;制备所述无机层状化合物的步骤为:称取一定量二价金属化合物、三价金属化 合物、氢氧化钠,三者的摩尔比为2∶1∶6,将其溶于一定量的去离子水中;将所得 混合溶液在室温25℃下用磁力搅拌器强力搅拌48小时,使其充分反应;然后进行过 滤,得到沉淀物,并将该沉淀物在105℃下烘干,然后进行研磨粉碎,即得无机层状 化合物粉料;密封保存待用;该层状化合物生成的反应式为:
4MIIA2+2MIIIA3+12NaOH+4H2O=[MII2MIII(OH)6]2A2·4H2O+12NaA;
上述的二价金属化合物为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锌、硝酸钙、硝酸镁、硝酸锌中的任一 种;三价金属化合物为氯化铁、氯化铝中的任一种;
b.将上述制备好的无机层状化合物填充放置于传统常用的现有的滤柱反应器装置中的 填料柱内;然后将含有高氯酸盐的饮用水从柱的底端通入,并以60~100ml/小时的流 量通过填料柱,而从填料柱的顶端流出;结果表明含高氯酸盐的饮用水经处理后,高 氯酸盐的去除率达到87~9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484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气接触器
- 下一篇:具有天线元件和反射器的天线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