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团泛菌β-胡萝卜素合成操纵子及其表达载体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44945.2 | 申请日: | 2009-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7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姚泉洪;彭日荷;熊爱生;薛永;高峰;付晓燕;田永生;赵伟;孙广东;金晓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31 | 分类号: | C12N15/31;C12N15/63;C12P23/00;C07C403/24;C12R1/19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包文超;费开逵 |
地址: | 201106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团 胡萝卜素 合成 操纵子 及其 表达 载体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色素合成微生物操纵子,尤其涉及一种色素合成成团 泛菌属微生物操纵子,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成团泛菌β-胡萝卜素合成操 纵子及其在合成β-胡萝卜素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类胡萝卜素是一种天然色素,是由8个类异戊二烯单位组成的一类碳 氢化合物及其氧化衍生物的总称(J.Biotech.,1998,59,169)。
类胡萝卜素可分为四个亚族,包括胡萝卜素,如:α-、β-、γ-胡萝卜 素,番茄红素;胡萝卜醇,如:叶黄素,玉米黄素,虾青素;胡萝卜醇的 酯类,如:β-阿朴-8’-胡萝卜酸酯;胡萝卜酸,如:藏红素,胭脂树橙。 类胡萝卜素的基本结构是番茄红素,其它类胡萝卜素是由其氧化、氢化、 脱氢、环化以及碳架重排、降解而衍生。一般类胡萝卜素是C40分子,但 也存在高类胡萝卜素(如:C45和C50)和降解的类胡萝卜素(如:C30) (Plant Cell,1995,7,1015)。类胡萝卜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总数达 600多种,而其中有50余种能形成维生素A。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和虾 青素都是类胡萝卜素家族中对人类健康十分重要的三个主要成员(Nutr. Cancer.,1991,16,93)。
美国商业情报机构(Global Industry Analysts(GIA))公司发表了一 份研究报告——《类胡萝卜素:全球战略经营报告》,据该报告预测,随 着含天然营养成分的保健品在消费市场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到2010年, 全球类胡萝卜素市场的规模预计将达到10.6亿美元。据调查,对类胡萝卜 素这种抗氧化剂的需求之所以不断增长,主要原因是消费者对自身健康的 日益关切以及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加。GIA公司的研究报告对类胡萝卜素 市场进行了全面分解,以弄清楚哪些类别的类胡萝卜素将可能在今后几年 里获得最大的发展。
在类胡萝卜素的国际市场上,β-胡萝卜素是规模最大的一类产品。 2006年,欧洲在β-胡萝卜素上占据的市场份额高达43.3%。研究报告预测, 美国β-胡萝卜素市场的增长速度将超过欧洲。2007-2010年,美国市场的 增速将略高于欧洲市场,其市场价值预计将增加859万美元。到2010年, β-胡萝卜素的市场将达到2.2亿美元。此外,预计到2010年,全球虾青素 市场的规模将达到2.19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全球虾青素市场的规模将 达到4.5亿美元。此外,从2007年-2010年,叶黄素和角黄素的总销售额将 增加2880万美元,叶黄素在欧洲市场的增长最为强劲。
所有类胡萝卜素都是通过类异戊二烯化合物或萜类化合物途径合成 的。它是一类从乙酰CoA开始生物合成的次生代谢产物,合成过程为:3 个乙酰CoA分子通过失去1个分子的羧基而缩合成3,5-二羟-3-甲基戊酸 (MVA),在酶的作用下磷酸化形成焦磷酸酯并经脱羧后形成异戊二烯 焦磷酸(IPP),IPP在IPP异构酶作用下异构为二甲基丙烯基二磷酸 (DMAPP),DMAPP依次与3分子的IPP在GGPS(GGPP合成酶)的作用 下,缩合生成二甲基辛烯焦磷(GPP)、法尼基二磷酸(FPP)、二甲基 辛烯二甲基辛烯焦磷酸(GGPP)。2个GGPP在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SY) 作用下头对头进行二聚作用形成第1个无色的类胡萝卜素——八氢番茄红 素。八氢番茄红素经过连续脱氢反应,共轭双键延长,直至形成链孢红素、 番茄红素。番茄红素在不同环化酶的作用下分别生成α-胡萝卜素、β-胡萝 卜素,α、β-胡萝卜素经引入、转化、环化、氧化等反应形成结构更复杂 的虾青素、叶黄素、新黄质等(Curr.Opin.Plant Biol.,2001,4,2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未经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49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