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5-环辛二烯的异构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4966.4 | 申请日: | 200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2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丹枫;孙亚东;田素敏;吴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13/263 | 分类号: | C07C13/263;C07C5/25;B01J3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7***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辛二烯 异构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均相催化与烯烃双键异构化领域,涉及1,5-环辛二烯的异构化方法。
背景技术
烯烃双键异构化在石油化工、有机合成等方面非常重要,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传统的烯烃双键异构化方法是采用浓硫酸、磷酸、AlCl3等为催化剂实现的。这些方法腐蚀性强,环境污染严重。采用Y-型分子筛催化烯烃双键异构化法反应,反应速度很快,但反应选择性差,常伴随着骨架异构化,聚合,裂解等副反应。CN 1531514A公开的烯烃双键异构化方法是采用磷酸硅铝分子筛或金属铁、钴或镍的磷酸硅铝分子筛(如CBV500沸石)对线型α-烯烃(如1-己烯)进行异构化,对产物的反应选择性不高。
配位催化剂对烯烃双键异构化的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好,反应条件温和。钱延龙教授等采用聚合物负载的有机钛络合物与格氏试剂i-C3H7MgBr组成的催化剂对1,5—己二烯异构化反应,得到1,4—己二烯,2,4-己二烯,亚甲基环戊烷和甲基环戊烯的混合物,该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及选择性随有机钛络合物的结构变化而变化,而总的催化效率及选择性不很高(Chinese Journal of React ive Polymers,1993,2(2),164-173)。接着,钱延龙、黄吉玲教授等采用双茂基希夫碱稀土络合物/NaH体系催化1,5—己二烯异构化反应,得到了1,4—己二烯1,3-己二烯、亚甲基环戊烷和甲基环戊烯的混合物,该类络合物的催化效率及选择性也不太高(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1,27(2),211-213)。最近,何仁等报道用水溶性钌-氢配合物催化1-己烯双键异构化,原料的转化率为82.4%,但对产物的反应选择性不高(分子催化,2007,21(1),67-70)。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已知的烯烃双键异构化方法中催化剂活性低,反应选择性不高,反应时间长等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位催化双键,1,5环辛二烯的异构化方法,其特点是反应条件温和,催化活性高,反应选择性高。所用的催化剂为金属钛化合物,如四氯化钛(TiCl4),四氯化钛四氢呋喃络合物(TiCl4·2THF),二氯二茂钛(Cp2TiCl2,Cp为环戊二烯基),或单取代二氯二茂钛(Cp’CpTiCl2,Cp’为1-5个碳的烷基、36个碳的烯基取代的环戊二烯基),与烷基化剂,如1-4个碳的烷基锂、格氏试剂,或苯基锂、苯基格氏试剂组成的。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是:在惰性气体气氛中,室温下,将反应原料1,5-环辛二烯,金属钛化合物,两者摩尔比为50-300:1,溶于或不溶于有机溶剂中,若溶于有机溶剂中,1,5-环辛二烯的摩尔浓度为1.0-5.0,混合均匀,于0-80℃,加入烷基化剂,金属钛化合物与烷基化剂的摩尔比为1:1-10,反应0.5-6小时,用常压蒸馏,得到异构化产物。
本发明中1,5-环辛二烯与金属钛化合物优选的摩尔比为80-150:1,1,5-环辛二烯在有机溶剂中的摩尔浓度为1.0-2.0,金属钛化合物与烷基化剂优选的摩尔比为1:3-6,优选的反应温度为室温,优选的反应的时间为0.5-2小时。本发明所用的溶剂,如苯、甲苯、四氢呋喃、乙醚、石油醚、正己烷等,优选甲苯。
烯烃异构化产物中的各个组成含量用气相色谱定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述明显优点:本发明提供的1,5-环辛二烯双键异构化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催化活性高,反应选择性高。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具体实施方法
【实施例1】
在惰性气体气氛中,室温下,将1,5-环辛二烯,TiCl4,两者摩尔比为50:1,不加任何有机溶剂,混合均匀,于0℃下,加入i-C3H7MgCl,金属钛化合物与烷基化剂的摩尔比为1:2,反应2小时,用常压蒸馏,得到烯烃异构化产物,转化率90%,1,3-环辛二烯的选择性为85%。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49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泡蜡烛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电膜法海水淡化方法及成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