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捻接绒线的空气捻接器捻接腔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5091.X | 申请日: | 200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5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仲乐;於国夏;黄志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凯利纺织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5/00 | 分类号: | D01H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200060上海市静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捻接 绒线 空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捻接器技术领域,具体说一种应用于捻接绒线的空气 捻接器捻接腔。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现有的空气捻接器的捻接腔捻接纱线范围有限,针对于某些 特殊纱线,例如绒线的捻接,特别是粗绒线的捻接,几乎无法完成。即使采 用了许多国外的先进空气捻接器设备,捻接后的强力与外观上,也始终达 不到产品的要求。
现有技术各类捻接腔的结构设计中,采用形态各异的气囊结构及对应 的形状各异的喷射孔,但都不能适用于绒线的捻接,尤其是不能胜任粗绒 线的捻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捻接腔,突破 现有传统的捻接腔结构设计,能实现对粗绒线的捻接。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捻接腔从下而上依次包括 进气孔、气囊、喷射气孔、捻接孔腔,并顺次密闭连通,所述的进气孔孔 径小于气囊的囊腔径,气囊顶端的出气口与捻接孔腔底部之间连接有相对 窄径的喷射气孔,捻接孔腔底部的喷射出口内凹呈大半圆球面,该捻接孔 腔底部的喷射出口的横截面呈状。所述的捻接孔腔内呈光滑的半圆 弧面。
所述的进气孔,其横截面孔径为φ4--7mm。
所述的进气孔,其横截面孔径优选为φ6mm。
所述的气囊,其横截面孔径为φ6-12mm;其高度为4-6.5mm。
所述的气囊,其横截面孔径优选φ9mm;其高度优选5.5mm。
所述的捻接孔腔,其顶部口的直径为φ4-12mm。
所述的捻接孔腔,其顶部口的直径优选为φ9mm。
所述捻接孔腔底部的喷射出口,其出口横截面呈状,其中凹陷 部的宽度为φ0.5-3mm,其两端窄部的宽度为0.5-2mm,其整个长度为 3-6mm。
所述凹陷部的宽度为优选φ2mm,其两端窄部的宽度优选1mm,其整 个长度优选4.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计的捻接腔能很好得完成对粗绒线的捻 接,形成的接头强力大。而传统空气捻接器仅能局限于对纱线等普通细线 的捻接,因此,本发明的捻接腔大大扩展了空气捻接器的捻接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捻接腔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剖视图,即能显示工作中气 流运动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喷射气孔3的喷射出口示意图。
标记说明:进气孔-1、气囊-2、喷射气孔-3、凹陷部-31、窄部32、 捻接孔腔-4、腔盖-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 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捻接腔从下而上依次包括进气孔1、气 囊2、喷射气孔3、捻接孔腔4,并顺次密闭连通,所述的进气孔1孔径小 于气囊2的囊腔径,气囊2顶端的出气口与捻接孔腔4底部之间连接有相 对窄径的喷射气孔3,捻接孔腔4底部的喷射出口内凹呈大半圆球面,所 述的捻接孔腔4内呈光滑的半圆弧面。
本实施例中:
进气孔1的横截面孔径为φ6mm。
气囊2的横截面孔径为φ9mm,高度为5.5mm。
捻接孔腔4,其顶部口的直径为φ9mm。
捻接孔腔4底部的喷射出口,其出口横截面呈图3所示,呈状, 其中凹陷部31的宽度为φ2mm,其两端窄部32的宽度为1mm,其整个长 度为优选4.5mm。
在捻接腔上端放置腔盖5,在加捻工作时,气流进入进气孔1后,在 气压的作用下气流进入气囊2中,气流在气囊2内产生局部压力进入喷射 气孔3,在喷射气孔3形成强气流的作用下,最后进入捻接孔腔4。由于 捻接孔腔4内呈半圆弧面,底部的喷射出口内凹呈大半圆球面,两结合面 光滑连接,由喷射出口进入捻接孔腔4内形成从中央上升后再沿边沿下回 的旋转外气流,同时在此旋转外气流内包含两股反方向旋转的倒回内气 流。放入捻接孔腔4内的粗绒线接头,在双旋转气流作用下形成极强的抱 合力,实现绒线纱尾的捻接,产品接口处强力极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凯利纺织五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凯利纺织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50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