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水泥砖制品修复剂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45610.2 申请日: 2009-01-20
公开(公告)号: CN101781105A 公开(公告)日: 2010-07-21
发明(设计)人: 戴仕炳;张德兵 申请(专利权)人: 同济大学;上海德赛堡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4B28/00 分类号: C04B28/00;C04B18/16;C04B14/06;C04B24/26;C04B24/38;C04B22/06;C04B103/54
代理公司: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代理人: 赵志远
地址: 200092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水泥砖 制品 修复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新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无水泥砖制品修复剂。

背景技术

1.古代砖制品的特点及其对修复剂的技术要求

砖制品是我国历史建筑中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其最早可以追述到周朝。 在明清时期,制砖和用砖得到普及,近现代很多的建筑物使用烧结粘土砖砌筑 而成。和欧洲的烧结粘土砖不同的是,中国大多数的烧结粘土砖大多是青砖, 其烧制时的温度低,一般小于1000℃,而山海关城墙的砖据发明人的初步研究 为简单低温烘烤而成,所以抗压强度低,一般低于5-10Mpa(兆帕),已经风 化的需要修补部位的强度更低,一般不到原来强度的1/10,吸水率又高,重量 吸水率达到20-30%,体积吸水率达到45-50%,也意味总孔隙率在40%以上。

各种各样的古代砖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物理崩解、化学 的风化,在修缮时,这些砖或者被更换掉,或者被凿除后粘贴新的砖片,或者 采用修复剂修复。

采用砖制品修复剂修复的工艺与其他工艺(如更换工艺)相比,具有多种 优点,它不需要凿除掉旧砖或砖雕、陶土类文物等,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历史 材料,更符合历史建筑保护的基本原则,如原真性原则、可逆性原则等,且节 约人工,具有更好的性价比,节约资源。

但是对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旧砖进行修复的时候,需要修复剂满足如下特殊 的要求:

1)强度不大于原来的古砖;

2)吸水;

3)透气;

4)质感与旧砖接近;

5)耐候性不高于旧砖,或与旧砖相同;

6)与旧砖的吸水性膨胀收缩基本一致;

7)修复剂需要含很低的水溶盐,修补部位对原材料不产生影响。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欧洲、美国等科学家以及发明人本人进行了大量的研 究工作。研究证明,现代水泥材料在砖石文物保护及砖石历史建筑修缮中,水 泥与古代的材料存在排斥性。与水泥相比,石灰(气硬石灰和水硬石灰)等传 统材料更适合历史建筑材料的修缮保护。

2.目前在中国使用的砖石修复剂类型

现有的修复剂主要有3类:1、水泥砂浆;2、加红粉或青粉的石灰浆;3、 聚合物改性的水泥基修复剂,其成份及优缺点如下:

第一类:水泥砂浆,其主要成分是水泥、河砂等,通过现场配制而成,特 点是强度高(一般20Mpa),硬化快,缺点是强度太高,含有害的水溶性盐份, 质感与砖有很大差别,修复处易脱落,导致修复后砖的损坏加速;

第二类:加红粉或青粉的石灰浆,是传统方法,在上海已经有超过80年 的历史。其主要成分是石灰膏,颜料(铁红、铁黄、铁黑等),现通过场配 制而成,特点是强度低,可施工性好,缺点是不耐水,不耐冻,颜色容易变化, 耐候性差(耐侯性是指材料在室外使用后经受的日晒雨淋、热胀冷缩、酸雨等 自然条件的破坏),容易变色,修复处易脱落;

第三类:聚合物改性的水泥基修复剂,其主要成分是水泥、河砂、其他助 剂等预制而成的商品砂浆,通过现场加水配制而成,特点是强度高,可施工性 好,是使用最多的修复剂,缺点是,退色,强度太高,修复处易脱落。

3.无水泥石灰类材料国际、国内研究进展

2000年开始,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资助了专门的课题《石灰灰浆和灰泥》 (lime mortars and plasters)来从事新型石灰凝结材料的原理、性能比较、老化性 能等多方面的研究。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1)对石灰 材料的原料Ca(OH)2的微观结构和固化机理进行了详细的阐明。指出发生在石 灰干燥过程中的不可逆固化过程会对Ca(OH)2的胶体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会影 响到水硬性石灰的流变性和可塑性。同时还对石灰材料的老化过程也做了系统 的阐述。2)通过应用实例对传统石灰材料和改性后的石灰材料的性能做过详 细的比较。此项研究包括两者颗粒性能和流变性的差别,碳酸化速率以及时间、 强度之间的关系。3)对石灰碳酸化过程中的动力学与周边环境温度的关系做 了具体研究。创立了一个模型来测试CO2浓度和石灰碳化速率之间的关系。发 现石灰碳化速率和CO2的浓度没有直接关系,却与石灰的表面形态有直接关 系。美国宾西法利亚大学也对天然水硬性石灰进行了专业的研究(200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上海德赛堡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同济大学;上海德赛堡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56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