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再生混凝土叠合柱及其实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6157.7 | 申请日: | 2009-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7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肖建庄;董雪平;朱彬荣;宋声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262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再生 混凝土 叠合 及其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领域,涉及再生混凝土叠合柱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情况下,全国每年从旧建筑物上拆下来的建筑垃圾中的废混凝土就有1360万t,加上每年新建房屋产生4000万t的建筑垃圾所产生的废混凝土,其巨大处理费用和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也十分突出。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必须最大限度的增加对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因此建筑垃圾的处理及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广势在必行。然而目前由于再生骨料的内在损伤和由于其表面吸附了一层老砂浆而导致的吸水率大,致使其所配成的再生混凝土的强度、收缩性能及耐久性能等较普通混凝土差,极大地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为了推广再生混凝土的利用,通过分析柱截面的受力特性,发明了一种再生混凝土叠合柱形式,能对废弃混凝土柱进行直接或间接再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工序多、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叠合柱及其实现方法,其结构简单,易于施工,还能进行废物利用,极大的节约成本。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再生混凝土叠合柱,其包括废弃混凝土制成的芯柱,芯柱外围设有外围混凝土柱。
所述的芯柱与外围混凝土柱中心对中。
所述的芯柱截面的长宽尺寸与叠合柱截面长宽尺寸的比值在1/2-2/3之间。
所述的芯柱及外围混凝土柱分别为圆形或者方形。
所述再生混凝土叠合柱的实现方法为:在废弃混凝土制成芯柱的外围浇注外围混凝土柱。
所述的芯柱为废弃混凝土柱或者再生混凝土柱。
所述的废弃混凝土柱为一整个混凝土柱或者是由多个混凝土短柱拼接而成的,表面打磨粗糙,且强度等级达到C20或C20以上。
所述的多个混凝土短柱,其在拼接时将柱内钢筋凿出进行对接焊或者套管连接,并在外围浇注混凝土成型。
所述的再生混凝土柱采用再生混凝土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浇注制得。
所述的外围混凝土柱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浇注,其混凝土强度等级比芯柱高一个等级。
一类再生混凝土叠合柱,其结构包括:一内部从建筑物上拆除下来的废弃混凝土柱,其中对其表面进行处理,去除表面抹灰,通过打磨使其表面粗糙。在工厂进行集中处理时可以采用凿面机,能够确保达到去除浆皮、增加二次浇筑之间的粘结力,达到表面粗糙的目的。当设备不是很齐全时,可以由工人用钢钎、手锤,在混凝土表面一锤一凿,凿出大小不一的凹坑,使之表面粗糙,或者采用拉毛的技术。对于拆除下来的废弃混凝土柱可以采用回弹法确定其强度,根据检测的结果来确定其是否能再利用(一般要求废弃混凝土柱的强度等级达到C20或C20以上)。一外部现浇普通混凝土外围柱,其中普通混凝土内配有钢筋。本发明的创新在于:在常规混凝土柱的中心部分采用建筑物中拆除下来的废弃混凝土柱,这样既避免了废弃混凝土需要破碎加工的一系列工序,又能保证柱的轴心抗压承载力、抗弯承载力及抗震性能。与普通混凝土柱相比降低造价,节省材料,缩短工期,并保护环境。
另一类再生混凝土叠合柱,其结构包括:一内部预制再生混凝土芯柱,再生混凝土芯柱采用再生混凝土浇注而成,其再生粗骨料替代率为100%,配合比设计参照现有技术。其中再生混凝土芯柱表面不进行处理,自然粗糙,内部配有一定量的钢筋以保证其在运输和吊装过程中不发生破坏。一外部现浇普通混凝土外围柱,其中普通混凝土内配有钢筋。本发明的创新在于:将再生混凝土预制成芯柱,提高了施工速度,解决了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
如上所述再生混凝土叠合柱,其中外围混凝土柱所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比芯柱高一个等级(10MPa)。
上述的外围柱子纵向钢筋和复合箍筋的选用与常规的混凝土柱相同。外围柱纵筋和外围柱柱箍筋采用HRB400和HRB335级钢筋,具体力学参数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本发明再生混凝土叠合柱的截面考虑为圆形和方形。
本发明的芯柱截面可以是圆形或方形(包括正方形或菱形)截面,芯柱截面的长宽尺寸(如果是圆柱时则为半径,方柱时则为边长)与柱截面长宽尺寸的比值在1/2-2/3之间。采用工厂表面处理的废弃混凝土芯柱质量容易控制,且受力性能好,能更好地与外围混凝土柱共同作用,能提高其抗压承载力及抗震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未经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61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板用压紧式磁力吸盘
- 下一篇:一种现浇楼板用预制板及现浇楼板的施工方法